久,最终只是深深吸了口气,将其郑重地放回锦盒。一切,尽在不言中。
* **陈铮:** 从贺云霆手中接过“爱国典范”的牌匾和证书。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港商,此刻显得有些憔悴,但眼神依旧明亮。仪式后,他找到许明远,用力拥抱了他:“老弟,值了!真他妈值了!虽然‘东方之星’快成‘东方之坑’了,但我陈铮这辈子,干成这么一件大事,够本了!” 他笑着,带着一丝豁达和释然,登上了返回港岛的航班,准备在商海中重整旗鼓。
那些普通的船员、水手、工程师们,也都获得了相应的表彰和丰厚的物质奖励。水手长老王拿着奖金,计划回老家翻新房子,给女儿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厨师长老李打算在滨城开个小餐馆,专卖家乡菜;小刘则被特招进入海军士官学校,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他们带着荣誉和故事,回归了各自的平凡生活,成为共和国记忆中无名却闪亮的星辰。
**笔铸丰碑:林晚晴的《归航》**
一个月后,林晚晴酝酿已久的纪实文学巨着《归航:一个民族的钢铁征程》由权威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作品并未直接点明“远望号”的最终归宿,而是将笔触聚焦在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牺牲与智慧的归国之路本身。
她用细腻而克制的笔法,深情描绘了:
* 风暴中与缆绳搏斗的“东海号”船员群像;
* 谈判桌上面对天价勒索时的智慧与坚韧;
* 幕后金融家押上毕生珍藏的孤注一掷;
* 技术专家万里之外遥控“冰火焊接”的惊心动魄;
* 领海线上升起国旗时的热泪盈眶;
* 以及,那些在码头、在后方、在无数个平凡岗位上默默支持、翘首以盼的普通人…
她巧妙避开了敏感的技术细节和当前改装状态,将焦点升华到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人类面对不可能任务时所迸发出的非凡勇气与智慧上。书中人物多以化名出现,但那些鲜活的故事、真挚的情感、不屈的精神,却无比真实地跃然纸上。
《归航》一经面世,瞬间引爆全国!各大书店排起长龙,报纸连载引发热议,电台开设专题朗读。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实作品,更成为了一面精神的旗帜,一个时代的注脚。无数读者被深深打动,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钢铁征程”成为年度热词。林晚晴用她的笔,为这段隐秘而伟大的征程,竖起了一座不朽的文学丰碑,让那些无名英雄的光芒,照亮了更多人的心灵。
这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