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莫克兰东部,顿涅茨市(虚构化名,规避真实地名)郊区**
夏国驻莫克兰大使馆武官处,一间临时征用的安全屋内,气氛凝重。墙壁上挂着大幅的顿涅茨市及周边卫星地图,红蓝标记交错。武官王少校指着地图,语速飞快:
“情况比预想的复杂。需要营救的目标分三处:
1. **‘种子库’组:** 两位农业专家(张教授、李研究员)及一名助手,被困在市郊‘国家种子基因库’的地下安全屋内。那里储存着重要的抗旱小麦种质资源!他们相对隐蔽,但通讯中断超过24小时,情况不明。位置:**A点(红圈标注)**。
2. **‘研究所’组:** 三位材料学专家(赵工、钱工、孙工),被困在顿涅茨理工大学应用材料研究所主楼三楼实验室。该区域目前被一股自称‘顿涅茨自由军’(DFA)的地方武装控制,但控制力较弱,周边交火频繁。位置:**B点(蓝圈标注)**。
3. **‘平民点’:** 七名未能及时撤入使馆区的侨胞和平民(含两名儿童、一名孕妇),分散在研究所(B点)东北方向约1.5公里的‘橡树’居民区。该区域是政府军、DFA和另一股武装‘莫东阵线’(MEF)反复争夺的焦点,巷战激烈!位置:**C点(黄圈标注,分散在三个小区域)**。”
王少校面色严峻:“难点在于:第一,目标分散,无法一次行动覆盖。第二,B点和C点处于高度危险的交火区,DFA和MEF都极其排外且不可预测。第三,我们使馆的警卫力量有限,无法提供直接的武装支援,只能提供情报、外围接应和撤离通道。”
萧萱萱凝视地图,大脑飞速运转。李哲则快速操作着一台加固军用笔记本,接入使馆提供的有限本地监控和通信信号,试图获取更实时信息。
“队长,两套方案。”爆破专家“雷管”沙哑着嗓子,“方案一:优先突入相对安全的A点,获取种子专家和资源。然后利用他们可能掌握的本地信息或通道,再图B、C点。风险最小,但C点的平民可能等不起。”他指了指地图上C点区域不断闪烁的爆炸标记模拟信号。
“方案二:兵分两路。”狙击手“冷锋”接口,声音冰冷如铁,“一队精锐突袭B点研究所,以最快速度控制局面,救出材料专家。另一队同时渗透C点居民区,利用复杂地形,分头找到并带出平民。最后在预定撤离点汇合。优点是速度快,能最大限度保障B、C点人员安全。但…风险极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