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最高层的决策迅速而果断。国会派出的专项工作组,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亲自带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远航基地“天穹”。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核实那份令人难以置信的报告——技术难关全破?极限测试完成?安全性99.9999%?提前三个月发射?!
工作组没有听冗长的汇报,而是直接扎进了最核心的地方。
* 他们调阅了海量的原始测试数据,一行行代码,一条条曲线,被最严苛的专家反复核对验证。
* 他们现场观看了关键极限测试的回放录像:舱体在极限压力下的呻吟,电子系统在电磁风暴中的坚守,冗余系统在多重故障下的力挽狂澜……画面震撼人心。
* 他们与王院士、李总工、许明远、李哲等核心人员进行了深度质询,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
三天!工作组只用了三天时间。当他们离开时,带走的是一份确认无误、甚至比基地报告更增添了几分震撼的评估结论:
“天穹”基地报告所述,字字属实,绝无虚言!“星途五号”飞船的技术状态,已达到甚至超越了载人航天的最高安全标准!提前发射,具备充分的技术基础和可靠性保障!
这份沉甸甸的结论,如同最后的通行证,被迅速呈递国会最高决策层。
批复只有一个字:
**“准!”**
**基地的脉搏:最后的冲刺**
“准”字落下,“天穹”基地的脉搏瞬间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频率!如果说之前的极限测试是淬火锻造,那么现在,就是为出鞘神兵进行最后的抛光、上油、校准!
每一个环节都进入了倒计时的冲刺:
* **总装车间:** 飞船被小心翼翼地吊装至巨大的转运平台,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总检。数以万计的接口、线路、传感器被工程师们用放大镜和精密仪器反复核查,确保万无一失。空气里弥漫着无尘服摩擦的细微声响和高度专注的静默。
* **燃料加注准备:** 特制的低温推进剂储罐如同沉睡的巨龙,静静矗立在隔离区。加注流程演练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个阀门、每一根管道都承受着最严苛的检视。安全预案被推演到了极致。
* **测控系统联调:** 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测控站点、远望号测量船、天链中继卫星……庞大的测控网络被反复激活、演练。确保天地之间,信号永不断联,指令精准无误。
* **发射塔架:** 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