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图带来的震撼与使命感,如同强效的催化剂,注入了整个“雏燕”项目组。在鹰巢的最高授权下,一个由李哲担任**技术总负责**、许明远教授担任首席顾问、军方高级工程师与星火集团顶尖团队深度融合的联合攻关指挥部,在基地最核心的科研区迅速组建完成。
巨大的指挥中心内,取代了往日演示屏的,是密密麻麻的分屏:复杂的气动模型在运算、新型材料的分子结构在旋转、电池能量密度曲线在跳动、电磁兼容性测试数据瀑布般刷新……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臭氧和一种近乎沸腾的专注气息。
李哲站在中央指挥台前,眼神锐利如鹰,再无半分演示时的平静从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全局、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他手中的激光笔在分屏间快速移动,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地下达着指令:
“第一攻坚组,目标:**‘心脏’续航**!基于许教授提供的石墨烯-固态电解质复合方案,我要你们在72小时内拿出能量密度提升30%的实验室原型!散热方案同步优化,允许牺牲5%的极限速度换取持续输出稳定性!”
“第二攻坚组,目标:**‘筋骨’载重**!轻量化结构优化和微型化高效推进器是核心!参考军方提供的特种航空合金数据,结合星火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给我把关键承力结构减重15%,为未来可能的微型化打击单元预留空间!”
“第三攻坚组,目标:**‘血脉’兼容**!打通‘雏燕’数据链与‘天网’指挥系统的壁垒!使用‘浩瀚’提供的加密协议作为底层,建立专用、高速、抗干扰的数据通道。我要雏燕的情报能直接投射到前线指挥官的战术平板上,延迟不能超过0.5秒!”
“第四攻坚组,目标:**‘眼睛’独立**!重中之重!立刻启动‘雏燕’与‘浩瀚’系统的深度集成测试!屏蔽所有外部GPS信号源,模拟高强度电磁干扰环境,测试纯‘浩瀚’支持下的定位精度、导航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我要看到极限环境下的表现报告,每小时一报!”
命令简洁高效,直指要害。军方的工程师们习惯了令行禁止,立刻投入战斗;星火的科研人员也被李哲展现出的强大技术掌控力和目标导向性所折服,高效协作。许明远教授坐镇后方,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战略眼光,为每一个攻坚方向提供关键的思路指导和资源协调。
联合攻关的旗帜下,“雏燕”这把初露锋芒的利剑,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锤炼。每一个数据的微小突破,都意味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