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榻靠着,边吃葡萄边问:
“以后不许笑!出去就给我板着脸!哪能便宜了那些小蹄子,再秀色可餐,那也是我的!还有,到底几天能到?船上着实没劲。连二妹妹这么耐得住性子的,都憋不住了。”
贾琏呲牙乐:
“是,二奶奶,小的遵命!还要四五天吧,我也没来过。说是不耽误着走,十几天就能到。对了,下个码头,我爹给的那些人有些要上船跟咱们一起走。”
王熙凤奇道:
“不是说在扬州城会合么?”
贾琏正色道:
“几百个生脸的人进城太扎眼,他们先分了那些进内宅的出来跟着咱们。”
王熙凤懂了,便点头道:
“行吧。总归有人可用,心里不慌。”
贾琏调笑道:
“你还会慌?我们家二奶奶不是应该只等着去扬州大展宏图么?”
王熙凤虚踢贾琏一脚,没好气道:
“自个提着自个的脑袋大展宏图?我倒成了座山雕!飞不动的那种,只能在地上划拉着走,回头让人把我炖了!”
贾琏大笑。
王熙凤嗔了贾琏一眼便也笑了起来。
这些天两个人在船上待着,也没地方去,把所有已知的事凑一起,也大概理出了头绪。
四个字概括一下,便是荣国府如今外忧内患。
外面的,王家,皇家,宁国府,甚至四王八公。
里面的,爵位爵产,王夫人,后继无人。
当初荣宁两府,整个贾家,一门两国公,荣耀至极,但也深知武将最怕功高盖主或在定国安邦后依旧把持兵权。
太上皇这个人,小时被太皇太后辖制,长大了便是乾纲独断,容不得老臣子多数几句。
作为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自然要有所表示。
于是从贾代化跟贾代善这一代,便定下了两府都要韬光养晦,弃武从文的大方向。
连孩子们取的名字都是文字旁。
四个男孩,贾敷,贾敬,贾赦,贾政,全都读书,不入军中。
这四个人里面,贾敷早夭,贾赦不爱读书,贾政死读书,也就贾敬最后读了出来,考中进士。
贾代善的早逝,有没有问题,长辈不说,贾琏跟王熙凤无从揣测。
但贾代善死后,贾王两家便迅速联姻了。
贾家唯一剩下的,由贾代化把持的京营兵权转给了王家,贾家直系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