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般突如其来的举动,着实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大家面面相觑,心里皆是疑惑万分。要知道,今晚诗会,他俩可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的,如今郭彪这反常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难道他是疯了不成?亦或是真的被灵巧儿那独特的个人魅力给折服了?众人皆是一脸茫然,眼中满是不解,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却都从对方那里得不到答案。
郭彪身旁的那一群小幕僚,此刻也全都懵了圈,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状况。只见郭彪一个劲儿地朝他们挤眉弄眼,那眼神里透着一股急切又不容置疑的意味。幕僚们虽满心疑惑,心里头不住地犯嘀咕,可无奈之下,也只能一脸懵逼地跟着节奏喊起来:“举孝廉,举孝廉……” 但心里却在暗自腹诽着:“这个缺货东家,到底还该不该继续跟着他?哼,还举孝廉,我们自己都还没这待遇,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孝廉和举人之间还是存在着些许区别的,并非像后世那般,仅仅是同一个身份的两种不同称呼形式而已。当下,孝廉是通过推举产生的,有着别样的推举流程与考量;而举人则是凭借科考,凭借自身学识,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虽说二者在诸多方面已经极为相似,几乎差不太多了,比如在要求层面,无论是举人还是孝廉,都必须要考察品行,同时也得具备相当的才学才行。而且,等到后续去考进士的时候,基本上二者是一视同仁的,都拥有着可以无限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也都能够享受到举人的一应权利。真要细究起来,二者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或许就在于选拔的途径有所不同了,一个侧重于凭借品行加上学识赢得认可,另一个则是依靠学识结合品行获得肯定,最终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这个时期,大致可以算作是历史上最后施行举荐制度的阶段了。再往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制度的更迭,孝廉和举人便渐渐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身份。毕竟当推荐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科举便成为了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孝廉和举人自然而然地也就合二为一了。
郭晟眼见着郭彪最先带头起哄,心中不禁一片讶然,暗自思忖着,自己这个四弟啊,行事是越发让人看不懂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无疑了,就今天这事儿,申国公府的脸面,可算是被他给丢了个精光。郭晟一边想着,一边又抬眼朝满不在意的灵巧儿看了过去,这一看,心中忽然闪过一丝惊骇,随后嘴角微微上扬,在心中暗笑一声,暗自琢磨道:“这个凌侨…… 嗯,瞧这事儿发展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