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却了再跑去邺都的这一番周折。我本是申国公的司属,承蒙国公爷举荐,这才得以出任一镇刺史,如今这局势,风向不明朗之前,我是万万不敢贸然前往汴京的…… 更何况那可是东京城,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怕是就会陷入那看不见的漩涡之中了。”
周围那桌上的几个人一听这话,瞬间就预感到今天怕是能听到些不得了的大事了,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赶忙纷纷凑近了些,脸上满是迫切渴望的神情,都盼着能从这刺史口中听到一些蛛丝马迹。
见众人如此反应,那几个人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溜须拍马,还时不时地起着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这位姓孙的刺史见状,先是抬眼环顾了一下四周,待众人都凑近之后,才压低了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实不相瞒呐,如今这朝廷时局可不太安稳,整个朝堂都可谓是风雨飘摇,暗潮涌动啊。”
先前那个老生员听了这话,同样面色一沉,压低声音沉声问道:“难道是部院大臣之间起了什么争执不成?”
孙刺史微微抬头,目光缓缓扫过四周,而后缓缓说道:“尔等都是从国公府出去的,我也就不瞒你们了。如今,以潞州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为首,再加上镇州刺史、定州刺史、宋州刺史、秦州刺史这些人为骨干,一众藩镇联名上疏,弹劾以吏部尚书为首的一众文官,以及枢密院为首的一众权臣呐。”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半晌都合不拢,心里皆是震惊不已,好家伙,这消息可太劲爆了,这事儿简直就是天翻地覆,闹得够大的。
那老生员听闻此言,下意识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紧张兮兮地问道:“弹劾的理由是什么?”
孙刺史再次谨慎地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什么异样后,才缓缓开口道:“这吏部尚书苏天常,那可是把官员的任免、调动、升降、勋封等权力都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几乎都快把节度使以外的官员全都当成自己的私产了。如今这六部之中,吏部一家独大,除了那几位尚书还能说得上话,其余官员的任免,那可真是说换谁就换谁。就因为如此,现在这尚书省、中书省,大体上都已经形同虚设了,没什么实际的权力了。再加上如今天下本就不太太平,尚书仆射、中书令这些职位,现在也都差不多名存实亡了。更过分的是,那苏天常去年还代理了侍中之职,听说还和枢密使暗中勾结、狼狈为奸。现在不管是这文官体系,还是武将体系,不管是哪方面的官员选调,都得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