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然而,丞相所担忧的民生凋敝和转运艰难等问题,也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实情。而且,如果突然迁都荆州的刘备和江东的孙策,他们的心思恐怕难以揣测。他们很可能会趁机制造事端,散布谣言,从而动摇我们新朝的根基。所以,关于迁都这件事,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需要陛下您以圣明的心智来做出决断啊。”
听到贾诩的话,夏侯惇再也按捺不住,他高声喊道。
“文若先生,您也太过于谨慎了吧!打仗和治理国家,哪有不耗费钱粮的呢?长安那可是个好地方啊,俺当年跟随大将军去攻打羌胡的时候,就亲眼见识过。那城墙又高又厚,坚固无比,易守难攻啊!至于粮道,有什么好怕的呢?多修几条路,多派些士兵去守护不就行了嘛!再说了,咱们现在有了益州,还会担心没有粮食吗?陛下,依微臣之见,仲德说得对,长安才是咱们大魏应该待的地方啊!”
就在这一瞬间,宫殿内的群臣们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纷纷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的人对程昱和夏侯惇的意见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迁都长安是夺取天下的关键一步,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局势,拓展领土。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站在了荀彧和贾诩这一边,他们忧心忡忡地指出,迁都所需的耗费巨大,不仅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还可能引起民心不稳,甚至引发各种变故。
一时间,各种争论声此起彼伏,新宫大殿里回荡着不同的战略考量和政治忧虑。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而在这喧闹之中,曹操却稳稳地坐在御座上,他头戴九旒冕,冕上的玉珠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仿佛在遮掩他那深邃眼神中的波澜。他面沉似水,静静地聆听着群臣们的争论,没有丝毫的不耐。
他的目光缓缓地从荀彧那忧虑紧锁的眉头上扫过,又落在了程昱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上,接着掠过贾诩那深藏不露的神情,最后停留在了面前的御案之上。
只见御案上平铺着一幅巨大的帛制《九州坤舆图》,图中详细描绘了山川河流、州郡城郭等地理信息,仿佛将整个天下都尽收眼底。而许昌正位于图卷的中心位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相比之下,长安则偏居西北一隅,稍显冷落。
就在众人的争论声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几乎要将屋顶掀翻的时候,曹操终于有所动作了。
他面沉似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高声呼喊来制止这场激烈的争论,而是不紧不慢地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小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