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冲进了成都城。法正则紧随其后,宛如夏侯辰的影子一般,始终不离左右。
“我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拿下益州,孝直你的功劳可是首屈一指啊!”
夏侯辰难掩兴奋之情,用力地拍了拍法正的肩膀,爽朗地大笑道。
法正连忙躬身施礼,谦逊地回应道。
“大将军过奖了,此乃我分内之事,实不敢当此首功。”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径直来到了州牧府内。刘璋的一众文武官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他们面色凝重,气氛异常压抑。
在这群人中,为首的是一名老者。他身姿挺拔,宛如蜀地的青松一般,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的感觉。
他的面容刚毅,恰似剑阁的山岩,坚不可摧。虽然年纪约摸有五旬上下,但他的鬓角已经染上了一层霜白,反而更增添了几分沉稳和肃穆之气。
他的眉骨高耸,双目深邃如潭水,眼尾的几道刀刻般的皱纹,仿佛诉说着他常年镇守关隘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他的鼻梁挺直,如同悬挂着的胆囊,嘴唇薄而紧抿,下颌线条分明,犹如斧劈一般硬朗,下巴上还蓄着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短须。
这位老者,正是黄权。
ps: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
黄权年轻时被刘璋召为主簿,因“一国不容二君”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刘璋没有采取其意见。刘备袭取益州,黄权闭城坚守,直到刘璋向刘备投降,才肯罢休。
刘备任他为偏将军,曾向刘备献占据汉中之计。章武元年,刘备亲率大军东征孙权,兵分两路,命黄权督江北之军以防魏师,刘备自在江南。蜀军大败后刘备引退,而他被隔断归路,率所领降魏,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后迁车骑将军。正始元年,黄权去世。
夏侯辰面带微笑地凝视着黄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想必这位便是公衡先生吧!久仰大名啊!”
夏侯辰的声音温和而不失威严。
然而,面对夏侯辰的热情招呼,黄权却面色冷峻,毫无表情地回应道。
“黄权当不得先生二字。”
他的语气冷漠,显然对夏侯辰的寒暄并不感兴趣。
站在一旁的夏侯镇见状,顿时怒火中烧。他瞪大了眼睛,怒视着黄权,毫不客气地吼道。
“大胆!你个老头算什么东西!竟敢对我父亲如此无礼!”
夏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