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但隐约可以看到山越人的了望塔矗立在山巅。
徐盛压低声音,向孙策禀报。
“上游三十里处已按照计划筑起土坝,只等中军下达进攻的号令。”
此时,孙策的主力部队正在正面佯攻,数千面旌旗在雨中猎猎飘扬,牛皮战鼓震耳欲聋,连树叶都被震得簌簌掉落。
祖郎站在木制城寨上,望着山下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吴军,不禁放声大笑。
“就让这些旱鸭子尝尝我们山越人滚木礌石的厉害吧!”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的身后,有三百名山越猎户出身的吴军锐士,正沿着他们儿时采药时走过的险径,艰难地攀援着绝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子夜时分,暴雨如注,倾盆而下。周瑜的令旗在黑暗中猛然一挥,上游的土坝在巨大的水压下轰然崩塌。
混着泥石的洪水如猛兽般咆哮而下,势不可挡,将山越营地的鹿角、陷坑等防御设施瞬间冲刷得无影无踪。
徐盛见状,迅速点燃火箭,射向江面。火箭划破夜空,落在漂浮的枯苇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形成一条火龙,照亮了整个江面,也照亮了那些惊惶失措的山越士卒。
与此同时,绝壁上的奇兵也已经成功割断了山越营地的七处哨卡咽喉,正在迅速焚烧着他们的粮仓。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山越人的营地陷入一片混乱。
祖郎率领残部退守鹰愁涧,此时他身边仅剩下八百名亲信卫士。这道天然裂谷长达三里,最狭窄的地方仅能容得下两人并肩而行,而崖顶则布满了剧毒的荆棘。
面对如此险峻的地形,吴军的将领们纷纷请求周瑜下令强攻。
然而,周瑜却另有妙计。他命令军士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纸鸢,并在纸鸢上系上帛书。
三天后,西风骤起,周瑜看准时机,下令放飞数千只纸鸢。这些纸鸢如同漫天飞舞的蝴蝶一般,飘向了祖郎的阵地。
每只纸鸢上都系着一封帛书,上面用山越文字写着。
“擒获祖郎者,封邑;归降者,赐盐铁。”
当天夜里,鹰愁涧中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打斗声。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这场战斗才终于结束。
当晨曦洒在涧中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二十三名山越头目正缚着祖郎走出山谷,前来投降。
孙策见状,亲自上前解开了祖郎身上的绳索,然后脱下自己的锦袍,披在了祖郎的身上。他微笑着对祖郎说。
“公昔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