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的烈日和跑轰旋风,以及西雅图雨夜中那记技惊四座的艾弗森式突破,都成为了苏哲NBA新秀赛季中浓墨重彩的注脚。这些经历,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着他的成长与蜕变。
那记石破天惊的变向过人后的急停跳投,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进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哲在进攻端更多可能性的闸门。它让艾弗里·约翰逊,这位以铁腕治军和强调防守着称的“小将军”,看到了苏哲身上除了组织和投射之外的另一种潜质——创造力,以及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当然,一次惊艳的表现不足以彻底改变教练的用人策略。NBA是一个讲究实力和稳定性的联盟,尤其是在小牛这样一支志在争冠的球队里,每一个轮换位置都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苏哲深知这一点。
在那次采访之后,他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赞誉和球迷的热议而有丝毫的松懈。相反,他将那份激动和喜悦,转化为了更刻苦的训练动力。
达拉斯的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时,美航中心的训练馆里,往往已经能看到苏哲的身影。他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进行投篮热身,然后是运球基本功的练习,包括他新近尝到甜头的变向突破,他会对着空气,对着训练用的假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汗水湿透衣背。
球队的训练课上,他更是全神贯注。无论是战术跑位、防守轮转,还是分组对抗,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教练组传授的每一个细节,观察着诺维茨基、特里、霍华德这些老大哥们在场上的处理球方式。
德尔·哈里斯,这位经验丰富的助理教练,对苏哲的勤奋和悟性赞不绝口。他经常在训练结束后,把苏哲单独留下来,给他开小灶,指点他在控球、传球视野以及阅读比赛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记住,一个好的控球后卫,不仅要能得分,更要能让队友变得更好。”哈里斯教练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速度和突破是你的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在突破之后,你能否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是自己攻,还是传给位置更好的队友。”
苏哲将这些教诲牢牢记在心里。
时间,在一天天的训练和一场场的比赛中悄然流逝。
苏哲的出场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最初,他只是在垃圾时间才有机会登场,活动一下手脚,感受一下比赛气氛。
渐渐地,当球队在某些场次领先较多,或者主力控卫德文·哈里斯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