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彩!
在训练场上,这种共通语言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他凭借着神出鬼没的传球,助攻队友轻松得分时,队友们会兴奋地跑过来与他击掌,那一声响亮的“Yeah, Su! Nice pass!”,比任何复杂的赞美都更让他感到温暖。
当他在防守端凭借精准的预判完成一次关键抢断时,即使是之前对他有些不屑的学员,也会忍不住点头称赞。
一个漂亮的进球,一个默契的配合,一次奋不顾身的扑救,就能引来所有人的欢呼和尊重,无论你来自纽约的贫民窟,还是加州的富人区;无论你是说着西班牙语的拉丁小子,还是皮肤黝黑的非洲裔天才;也无论你,是那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名叫苏哲的中国少年。
篮球,在这一刻,成为了他们之间最直接、最纯粹的交流方式。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学院组织的,与附近一所名叫“圣莫尼卡十字路口高中”(Crossroads School Santa Monica)的友谊赛上。
这所高中虽然不是什么篮球名校,但也出过几个NCAA一级联盟的球员,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他们的主场,更是气势汹汹。
“未来之星”这边,布朗教练并没有派出全主力阵容,而是以考察替补和边缘球员为主,苏哲自然也在其中。
比赛开始后,双方打得有来有回。高中生们凭借着主场之利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度给“未来之星”的替补阵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他们凶悍的逼抢和快速的转换进攻,让习惯了学院内部高强度对抗的学员们有些不太适应这种“乱战”节奏。
比分胶着,场面有些沉闷。
下半场中段,苏哲替补登场。
他一上场,就试图用自己的节奏来梳理球队的进攻。但对方那个黑人小个子控卫,速度极快,像只跳蚤一样对他进行着全场紧逼,嘴里还不停地喷着垃圾话:“Hey, China boy! Wele to LA! Can you even dribble under pressure?”
苏哲面沉似水,没有理会对方的挑衅。他知道,回应垃圾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球场上打爆他!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一次对方进攻失误,篮球被蓝队的迈克眼疾手快地断下!迈克如同脱缰的野马,立刻发动快攻!
苏哲几乎在同一时间启动,他没有盲目地冲向对方篮筐,而是观察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