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怪不得现在学生离了奖励机制就不学,原来问题出在这!"
【学生家长】:"那我给孩子报的游戏化编程课,还要不要继续上?急!"
【教育专家】:"这需要建立平衡机制,不能因噎废食"
【程序员】:"所以教育算法也需要设置防沉迷系统?"
骁睿沉默片刻,突然调出一段翼装飞行运动员穿越峡谷的慢动作视频:"说到自我驱动,我想起那些极限运动员。
他们赛前疯狂自我催眠,说自己能打破世界纪录——这算不算欺骗意识?
你看他在空中做出反物理的动作时,大脑明明在尖叫‘这不可能’,但身体却执行了指令。"
骁睿将视频暂停,画面定格在运动员紧绷的面部,"如果人类能系统地掌握这种‘自我欺骗’,是不是就能突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极限?"
洛尘将画面分割成现实影像与神经扫描数据,运动员剧烈跳动的心脏图标与大脑杏仁核的红色警报同步闪烁:
"这种现象叫认知解离,本质是大脑的一种应急保护机制。
当身体接收到的危险信号超过意识阈值时,前额叶皮层会主动切断与边缘系统的连接,就像在战场上关闭通讯设备以避免干扰。"
"既然能切断,不就能反复使用?"骁睿追问。
"这就像强制关闭电脑安全防护!"洛尘调出国际极限运动协会数据,
"频繁自我暗示的运动员,认知障碍风险高出常人三倍。
去年有位滑雪名将因过度催眠,在比赛中把雪坡认成平地,导致终身瘫痪。更严重的是‘认知耗竭’现象——"洛尘调出脑氧代谢率曲线,
"每次解离都会消耗大量神经能量,长期使用会导致前额叶皮层萎缩,就像反复超频的CPU最终会烧毁。"
【极限运动爱好者】:"原来我们圈子里流行的‘心流训练’,还有这种风险..."
【心理咨询师】:"自我暗示需要专业引导,不然容易适得其反"
【哲学系学生】:"想起尼采说的‘杀不死我的,使我强大’,看来也有科学边界"
【吃瓜群众】:"所以我每次考试前暗示自己能满分,其实是在冒险?"
骁睿还想追问,突然操作全息屏将整个直播间变成浩瀚星空,一艘星际飞船缓缓驶出虫洞:"把视角放到更极端的场景——未来星际旅行。
宇航员在飞船里一待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