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物质基础与外界信息共同作用的产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和胚胎意识形成过程中,基因编写底层代码、环境注入感知数据的逻辑完全一致。”
洛尘点头赞同,调出意识形成的动态模型:“没错。小说中克隆人面临的‘身份困境’,也能映射到胚胎意识的发展。当克隆人意识到自己的‘工具’属性时,这种认知冲击类似于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理解‘生命有限性’的震撼。
只不过胚胎的意识构建更加循序渐进,从最初对声音的本能反应,到后期形成简单的情绪偏好,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我是谁’。”
此时,一条弹幕引起两人注意:
【如果克隆人意识可以被设计,那胚胎意识是否也存在某种预设的‘程序’?】
“问得好!” 洛尘指着模型中的基因调控部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看,胚胎在母体内接收的激素信号、营养环境,确实像在给意识编写‘预设程序’。
这和《别让我走》中寄宿学校通过教育、规则塑造克隆人的价值观如出一辙。
但不同的是,生命的复杂性在于,这些‘程序’随时可能因突发环境变化而改写 —— 就像小说里克隆人对自由的渴望,打破了被设定的命运。”
骁睿突然坐直身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让我想到更多有意思的延伸!
《别让我走》中克隆人即便知晓命运,依然追求情感与记忆的留存,这和我们探讨的意识永恒性有什么关联?
如果意识本质是信息的集合,那这些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记忆与情感,是否就是生命对抗物质消亡的独特方式?”
窗外的雨愈发猛烈,直播间的弹幕疯狂滚动。
洛尘和骁睿的讨论却愈发深入,他们知道,当文学作品的哲思与科学研究的严谨碰撞,关于意识的谜题正逐渐展现出更迷人的轮廓。
...
喜欢跟着番茄学物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跟着番茄学物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