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透着一股奇异的颓靡。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锦缎庄、漆器铺、茶肆酒楼鳞次栉比,色彩斑斓的蜀锦悬挂如瀑,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行人衣着相对光鲜,脸上却少见邺城百姓那种昂扬的精气神,大多带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懒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茶香、酒香,以及一种…脂粉堆砌的、属于末世享乐的甜腻气息。
庞统在城西一处闹中取静的巷子里,盘下了一座带小院的两进宅邸,挂上了“北地王记商行”的招牌。他并未急于接触法正,而是如同最耐心的蜘蛛,开始精心编织他的网。
他凭借雄厚的财力(暗中携带了大量金珠)和刻意营造的“豪爽义气”,迅速在成都商贾圈打开了局面。他宴请本地绸缎庄大贾,席间对蜀锦工艺赞不绝口,出手阔绰地签下大单;他结交往来于荆益之间的行商,在酒酣耳热之际,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邺城的繁华安定、镇北将军的雄才大略,以及那位新晋宗师对人才的求贤若渴,每每引得众人唏嘘向往;他更是不吝钱财,资助了几位因战乱流落成都、颇有才名却穷困潦倒的关西寒士,在士林中博得了“急公好义王东家”的美名。
这张由金钱、人脉和精心散布的信息构成的网,如同无形的触角,悄然延伸向成都的各个角落。很快,“北地王记”的王东家,豪富、义气、见识不凡,且似乎与北地那位如日中天的罗业大将军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成了成都上层圈子一个不大不小的谈资。
暮春三月,成都少有的一个晴朗午后。庞统正与几位相熟的关西寒士在宅中品茶论诗,一名心腹伙计匆匆而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庞统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起身,对众人歉然道:“诸位,王某临时有些俗务,失陪片刻。” 说罢,匆匆换了身低调的青布衣衫,只带了一名精干的伙计,快步出门。
成都州牧府(刘璋居所)门前广场,宽阔气派,汉白玉石阶,朱漆大门,门前蹲踞着巨大的石狮,彰显着州牧的威仪。此刻,广场一角却围着一小圈人。人群中央,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文士袍、身形略显单薄的年轻男子,正被两名身材高大、穿着华贵蜀锦袍服的公子哥儿及其豪奴围住,推搡辱骂。
“法孝直!你这关西来的丧家犬!也敢在张公子面前狺狺狂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是!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一个靠人施舍过活的穷酸校尉,也配妄议州政?说什么‘汉中张鲁,虎视眈眈,当早图之’?我看你是想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