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正凝神端坐于榻前。这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人,此刻神情专注如同雕琢璞玉的圣手。他右手三指,稳若磐石地拈着三根细如牛毫、闪烁着幽冷寒芒的金针。左手则虚按在榻上老者枯瘦的胸膛之上,指尖微微颤动,仿佛在感应着那具油尽灯枯的躯体内,最后一丝微弱游走的生机。
榻上之人,正是大儒蔡邕。他双目紧闭,面色灰败得如同蒙尘的古玉,深深凹陷的眼窝周围是浓重的青黑色,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喉间发出细微的、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嗬嗬”声。曾经魁梧的身躯,如今在锦被之下,只余下嶙峋的轮廓。
华佗屏息静气,眼中精光一闪。右手三指如拈花拂柳,快如闪电般落下!
嗤!嗤!嗤!
三声微不可闻的轻响。三枚金针精准无比地刺入蔡邕胸前三处要穴——颤中、巨阙、神封!针尾兀自轻轻颤动,发出极其细微的嗡鸣。
随着金针入体,蔡邕灰败的脸上猛地掠过一丝极其痛苦的神色,身体也随之剧烈地一颤!紧接着,那艰难滞涩的呼吸,竟奇迹般地稍稍顺畅了一丝,喉间的“嗬嗬”声也微弱下去。虽未睁眼,但那紧蹙的眉头,似乎也略微舒展了半分。
“呼……”华佗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金针的角度与深度,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初生的婴儿。此乃“渡厄金针”,以气御针,强行激发病人残存的元气,吊住那一线生机,凶险异常,非大毅力、大手段者不敢施为。
我的目光,顺着华佗专注的侧影,缓缓移向床榻的另一侧。
蔡琰。
她就跪在冰冷的青砖地上,紧挨着父亲的床榻。一身素净得近乎苍白的衣裙,衬得她身形愈发单薄纤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一头如瀑的青丝未加任何簪饰,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几缕发丝被泪水濡湿,粘在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颊上。
她微微仰着头,那双曾经灵动如秋水、盛满诗书才情的眸子,此刻却红肿如桃,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一瞬不瞬地、死死地盯住华佗手中那三枚微微颤动的金针,以及父亲胸前那极其微弱却终于平稳了些许的起伏。
她的双手紧紧交叠在身前,置于冰冷的青砖上。由于用力过度,纤细的指节绷得如同玉雕,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柔软的皮肉之中!一缕殷红的血丝,正沿着她紧握的指缝,无声地渗出,悄然滴落在身下那光可鉴人的青砖之上,洇开一小朵、一小朵,刺目惊心的暗红色梅花。
那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