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格格不入。
“蒙大将军厚恩,蒙诸位挂念,嘉……捡回这条残命。”他开口,声音初时微哑,带着大病初愈的虚弱,却字字清晰,如同冰棱敲击,“病榻昏沉之际,魂魄飘飘荡荡,所见非人间景象。倒似……重历那中原血火烽烟。”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周仓也放下了酒碗。郭嘉手指无意识地在羊皮酒囊上划动,指尖所触之处,仿佛有金戈铁马在无声奔涌。
“今夕何夕?得见邺城星月,得闻袍泽欢颜。”他自问自答,唇边那抹惯常的慵懒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锋利的沉凝,“此身虽归,魂犹在阵前。”他猛地抓起那只干瘪的旧酒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陡然拔高,清越激扬,如鹤唳穿云:
“> 鬼门关前勒马,
> 黄泉渡口回舟。
> 十万旌旗凝血色,
> 九地烽烟蔽日头。
> 此身曾作囚!
> 幸有青囊施妙手,
> 更承袍泽暖如裘。
> 魂兮归处星槎在,
> 再整兜鍪拭吴钩!
> 为君平九州!”
最后一句“为君平九州!”如惊雷炸响,他手臂一扬,那只象征病痛与囚困的旧羊皮酒囊竟被狠狠掷出,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咚”地一声闷响,落在大殿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滚了几滚,寂然不动。
一刹那的死寂。
随即,“轰”的一声,整个麟德殿仿佛被点燃!武将席上,张绣、周仓等人猛地拍案而起,粗豪的吼声几乎掀翻屋顶:“好!好一个‘为君平九州’!” “奉孝先生,真豪气!” 文臣席上,戏志才眼中精光爆射,抚掌长叹:“字字凝血,句句含锋!魂兮归来,壮心不已!鬼才,真鬼才也!” 徐庶重重颔首,刘晔更是激动得脸色发红,连声道:“破阵之音,此真破阵之音!闻此一曲,胸中块垒尽消!”
我亦心潮澎湃,正欲开口赞许,却见武将席中,赵云已长身而起。他并未出声喝彩,只是默默离席,走到大殿中央那片开阔之地。银甲在灯火下流淌着冷冽的光华,他并未取惯用的龙胆亮银枪,而是顺手从殿角侍立的卫兵腰间,抽出一柄制式的铁脊长矛。矛身乌沉,远不及他的银枪神骏,然则握于赵云掌中,那凡铁仿佛瞬间被注入了魂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侧身而立,矛尖斜指地面,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