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株干枝的老榆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浮现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盛夏的某日,骤雨初歇,空气湿热得令人窒息。我再次踏上了通往广平的路途。这一次,我特意换下了彰显身份的华服与甲胄,只着一身素净的深青色儒生常服,腰间亦未佩剑。随从更少,仅有最亲近的两名护卫,马车也换成了寻常样式。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车轮深深陷入泥中,行进艰难。
沮家坞堡在雨后湿漉漉的天光下,依旧寂静。院门依旧紧闭。我深吸一口饱含水汽的空气,示意护卫不必上前,亲自走到门前,抬手叩响了门环。这一次,叩门声似乎比上次更显沉稳。
门内静默了片刻,沉重的门轴终于发出“嘎吱——”一声长响,缓缓向内打开。依旧是那位老仆,但这次,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侧身让开了一条通路。厅堂的门敞开着,沮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只见他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甚至带着几处细微补丁的深色葛布衣袍,身形挺拔依旧,但面容清癯了许多。沮授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平静无波。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我,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人心最深处的隐秘。
“罗使君,”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冒雨亲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他的目光扫过我湿透的衣襟,眼神微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但旋即又被更深的冷意覆盖。“可是欲使授,效苏秦、张仪之故事,为新主游说四方?亦或……”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愤的穿透力,直刺人心,“欲使授作那朝秦暮楚、不忠不义的贰臣?!”
“公与先生,”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密集的雨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诚,“文通此来,非为求一谋士,更非欲使先生为贰臣!”我目光灼灼的道,“韩文节之结局,非我所愿,亦非天下所愿!其性柔懦,难当乱世洪流,纵无我罗文通,亦有袁本初、曹孟德之流环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此非先生当日泣血进谏时便已洞见之事吗?”
此时雨势更急,天地间一片苍茫。沮授的身体似乎微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
“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苍生倒悬,百姓流离!”我的声音陡然激昂起来,盖过了隆隆雨声,“黄巾虽平,余烬未熄;董卓暴虐,余毒犹存;关东诸侯,各怀异志,名为讨逆,实则争权夺利!冀州沃土,并州雄关,在先生眼中,是罗文通一人之私产?不!”我用力一挥手臂,指向灰蒙蒙的雨幕之外,“此乃大河以北数百万黎民身家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