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无法言说的痛苦和爱国情怀,才借助诗词倾诉吧。”
蔡邕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放下茶杯,微微一笑,说道:“文通说得不错。屈原的《离骚》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内心情感的表达。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心怀家国,这种精神才是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我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蔡公所言极是。晚辈也觉得,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情感的寄托。晚辈在创作时,常常觉得自己的情感难以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知道蔡公可有什么建议?”
蔡邕微微一笑,说道:“文通啊,诗词一道创作贵在真挚。你若想表达情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只有当你真正地投入情感,读者才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其次,多读多思,从古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但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有自己的创新。最后,多观察生活,从日常点滴中寻找灵感,这样你的作品才能更加生动。”
我听后,心中豁然开朗,连忙拱手道:“多谢蔡公指点,晚辈受益匪浅。”
蔡邕摆摆手,说道:“文通不必客气,能与你这样的青年才俊交流,老夫也感到十分愉悦。对了,我听闻你与小女琰儿也有些交情,她时常提起你,对你也是赞赏有加。”
我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说道:“蔡小姐才华横溢,人美心善,晚辈只是仰慕而已。”
蔡邕哈哈一笑,说道:“年轻人嘛,有些仰慕之情也是正常的。琰儿虽然年幼,但她的才华和见识都非同一般。她对诗词的热爱和理解,甚至不输于一些成名已久的文坛大家。你若能与她多交流,想必对你们二人都会有所裨益。”
我听后,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多谢蔡公提点,晚辈定当铭记在心。”
蔡邕见我如此谦逊好学,心中更是欢喜,说道:“文通啊,老夫今日还要处理一些事务,不便久留。不过,你若以后有空,不妨常来府上走动走动,老夫也愿意与你多交流交流。”
我连忙起身,拱手道:“多谢蔡公厚爱,晚辈定当常来拜访。”
蔡邕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嘱咐管家送我出门。走出蔡邕府邸,我心中满是喜悦。今日能与蔡邕这样的大儒交流,对我今后的发展之路将大有裨益。而蔡邕对我的赏识,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自己的住所,我迫不及待地将今日的经历告诉了志才。志才听后,也是一脸的兴奋,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