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蛰伏的壮志、以及澄清寰宇的决心融为一体,气魄宏大,立意高远。吟罢,满堂寂静,旋即爆发出热烈的喝彩与赞叹!
蔡琰紧随其后,莲步轻移,清越的嗓音如珠玉落盘:
山河破碎风飘絮,家国离分雨打萍。
弱质虽微存大义,寸心亦敢系苍生。
愿为春雨滋焦土,化作星光照夜行。
但求锋镝早销尽,四海升平共月明。
她的诗,柔婉中蕴藏坚韧,将女子的家国情怀与对和平的深切祈盼,表达得淋漓尽致,哀而不伤,感人肺腑。文坛宿老们纷纷颔首,目露激赏。
太尉杨彪抚须长叹:“好!好一个‘书剑岂甘藏匣椟’!好一个‘寸心亦敢系苍生’!此二诗,情真意切,志存高远,非独文采斐然,更兼济世之胸怀,实为乱世清音,当世楷模!”
第二轮:词动乾坤
第二轮由蔡邕大人主持:“请诸君自选词牌,填词一首,抒怀言志!”
众人苦思冥想,佳作迭出。然待接近尾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我与蔡琰身上,屏息以待,期待这对璧人再次带来震撼。
我深吸一口气,胸中家国之思、乱世之痛、男儿之志如岩浆奔涌。离席踱步,行至楼栏边,凭栏远眺,仿佛看到破碎的山河、哭泣的黎庶、肆虐的胡尘……一股悲愤豪情直冲顶门,转身面向全场,声如裂帛,吟出那首注定要震动天下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匈奴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句如惊雷炸响,似战鼓擂动!那冲天的怒气、壮烈的胸怀、对功名的淡泊、对时光的警醒、对国仇家恨的刻骨铭心、以及那气吞万里如虎、誓要重整乾坤的豪迈誓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整个熙园楼!连窗外的风声都仿佛凝固了。
王允大人手中的茶盏“啪”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却浑然不觉。
杨彪太尉双目圆睁,嘴唇微张,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蔡邕,这位见惯风浪的文坛泰斗,猛地从座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