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刘辩申斥了卫觊这位河东卫氏家主,表示小家都治不好何以辅弼他治天下?
\n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若非天子信重卫觊,看好卫觊的才能,又如何会这般申斥呢?
\n
而之所以让卫觊去幽州被称为“回避”,自然是因为有些事卫觊这位河东卫氏家主别说不便参与,即便是在三河待着都不合适。
\n
“公达,那封调兵诏书可曾拟好?”
\n
刘辩侧过脑袋看向右手侧的黄门侍郎荀攸,荀攸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转而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提前书写好的调兵诏书,只差天子用印便可调动兵马。
\n
这河东卫氏也是太腐朽了,都快四百年了,还妄图躺在长平烈侯这位老祖宗的功劳簿上。
\n
老祖宗只是把百年内的儿孙该拼搏的事情都做了,而不是把三百多年后的儿孙要付出的拼搏都代劳了!
\n
他这个天子不也得每日批阅奏疏,难得几日休沐,难道这些人还想过得比天子还享受?
\n
不遵朝廷政令,形同谋反,便是夷三族都不为过!
\n
因此刘辩就让卫觊去幽州了,同时让他命令族中能听劝的族人送去书信,让这些人暂时离开安邑到雒阳住些时日。
\n
高望适时递来一块印玺,那是皇帝信玺。
\n
秦汉两代的帝王,除了那一方传国玉玺外,还有六块玉玺,号为“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
\n
六玺者,一为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为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为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为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为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为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n
而调动的兵马,自然也是不必经过尚书台由天子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