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朕获保宗庙,托于兆民之上,德薄而位尊,常惧有过。今豫敕有司:朕之寿陵,务从俭约。
\n
其一曰: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不起封土,不树草木。
\n
其二曰:敛以常服,勿用金、玉、珠、宝为饰,器用皆陶瓦,不得以金银铜锡为棺椁之饰,车马、俑人,各止其数,无令过度。
\n
其三曰:陵园但置数户守视,勿治祠殿及神道。
\n
国之财用,当蓄仓廪、惠鳏寡、养士卒、兴庠序、利农桑!岂糜费于黄泉?
\n
孝在继志安民,非以金玉丘垄。
\n
上皇仁俭,必契朕心。
\n
朕今示天下以俭朴,亦欲朝野同风,革除浮华之弊,归于淳厚之本。使后世子孙,知朕志之所在,永为法式。
\n
自朕以下,及诸侯王、列侯、吏民,丧葬之制,丧葬务崇简约,毋效流俗浮华,不得逾越。
\n
敢有违诏厚葬,糜费资财,劳扰百姓者,有司当严加纠劾,以抗旨不敬论!
\n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n
大汉三百八十七年,汉兴元年,正月初三日。”
\n
这一副先礼后兵的表述,所有人都看得出这绝非什么陈琳、张昭、路粹、阮瑀之流的代笔。
\n
先是孝文的“谦恭”,后是孝武的“强势”,绝对是那位“谋同孝文,霸类世宗”的天子的口吻!
\n
而田芬承受的压力也超乎了刘辩和田芬本人的预料。
\n
纵然民间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和海量的庶人支持天子的诏书,并且认为天子是堪比孝文那般躬行仁义节俭的圣君,民间庶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