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所担任的侍中和黄门侍郎,另一部分是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和小黄门,虽然都是天子心腹却相互制约。
\n
作为门下省前身的侍中寺,其实在本质上更像是最初的内阁,参赞机要,而不得干预六曹九卿事务,也没有票拟权,一切决策权归属于天子一人,只是一个辅助决策的参谋团。
\n
按制,侍中和黄门侍郎都没有员额定数,但常设为4人,中常侍亦没有员额定数,但人数膨胀最多接近二十人,小黄门则是限制员额为20人。
\n
原本的侍中是卢植、鸿都门学祭酒乐松、太史令王立以及刘辩的另一位未来老丈人,五官中郎将、不其侯伏完等人被加了侍中或黄门侍郎衔,但被刘辩逐一免去了职务,断绝了外朝官员进入宫禁面见刘宏的机会。
\n
但如今刘辩即将登基为天子,自然是离不开一个幕僚机构的,即便是精力旺盛的工作狂魔一龙一猪都是需要佐僚在旁辅弼,他自然也不例外,就像原本的太子府府僚在太子府体系下辅佐他处置政务一般。
\n
而既然旧的太子府体系无法再使用了,那么刘辩就准备以侍中寺这个现有机构担任他的幕僚机构。
\n
只是荀彧、田丰、沮授三人这一年的太子府见识、经验以及履历还不足以担任侍中。
\n
荀彧太年轻了,虚岁二十二岁的他骤然还未能完全展现出他应该展现出的王佐之才,阅历和经验也不足,只有短短一年颍川郡功曹的履历。
\n
三十一岁的田丰和二十九岁的沮授都是被举茂才后入朝担任议郎,前者甚至还弃官归乡数载,二人也都完全没有过外放为政一方的经验。
\n
刘辩对于他们三人寄予的期望也远高于许多太子府府僚,因此刘辩希望他们得到足够的历练后再参与进朝廷的核心权力圈子。
\n
而他们被外放的这三个郡国虽说处于中原的膏腴之地,但治理起来倒也并非那么容易。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