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已带着透骨钉去了地宫。”卫年华顿了顿,“他说,要让那些硕鼠知道,粘杆处的钩子,比老鼠洞更深。”半月后,江南传来捷报。陈风用火药炸开地宫时,里面的霉米堆得比城墙还高。
\n
石飞扬看着呈上来的霉米样本,突然想起苗疆瘴气中腐烂的尸体,胃中一阵翻涌:“将这些米磨成粉,混合观音土,分发给受难的民众。”
\n
他稍作停顿,“同时,将囤积粮食的富户名单公开,其财产充公,家眷送入教坊司——朕要让世人明白,那些在国难中牟取暴利者,生不如死!”
\n
与此同时,直隶地区的番薯地迎来了丰收。
\n
石飞扬换上粗布衣衫,在田间亲自挖掘番薯,目睹那紫皮白肉的作物滚落泥土,不禁想起了苗疆的木薯——同样是救荒的作物,却养活了无数山民。
\n
“皇上,这番薯每亩产量可达三千斤!”户部侍郎手持账本,兴奋地禀告,“若是在全国推广……”
\n
“别高兴得太早。”石飞扬擦去额头的汗水,望向远处正在种植玉米的百姓,“传令,免除全国三年的钱粮税。”他从袖中取出血滴子,机括转动的声音惊起了一群麻雀,“但若发现有州县官员敢克扣赈灾粮……”
\n
“奴才明白!”卫年华的离别钩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粘杆处的探子已化装成流民,在各州县密切监视。”
\n
秋风起时,石飞扬站在午门城楼上,望着满载粮食的车队缓缓驶出城门。陈风摇着绘有“丰”字的扇子,扇骨间夹着各地的密报:“皇上,番薯和玉米已种植了七成,剩下的三成……”
\n
“留给种植的百姓。”石飞扬凝视着天边的流云,想起了西洋传教士所说的“土豆金字塔”,“朕所追求的不是一个单一的粮仓,而是五谷丰登的江湖。”
\n
夜幕降临,养心殿的烛光直至五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