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写到这里,崇祯提笔接着道:“朕听闻海贸利益巨大,所以每年要上缴二百万两银子!”
\n
写到这里,崇祯感觉自己好像有些过分,所以就给王诩增加了一些好处:“从今往后,镇海公可效仿云南沐家故事,可年年入京,镇海公麾下之人,也都是我大明之人,可自由前往大明。”
\n
“此外,镇海公拥有建制之权,为大明海外藩国!”
\n
建制才是关键!
\n
十日后,孔子再次到来。
\n
这一次崇祯就开心的多,而围绕在崇祯身边的文官们,也失望的多。虽然他们不知道十天前孔子和崇祯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却能从这十日来相关的情报中得出结论:陛下和王诩那个不当人子的家伙,竟然达成了某种不可言说的默契!
\n
这一次孔子依然拿出了白纸,开始书写:“陛下,王指挥使让我给你带个话。他说自己非常感谢陛下的信任,奈何造化弄人,才导致了今日之局面。不过临走之前,他愿意白送陛下一些好处。”
\n
看到这里,崇祯就认真了起来。
\n
上一次的合作之后,京城之中某个地方就有了足足一千万两银子等着自己,以后每年还有二百万两的进项,这一次又会给自己带来何等惊喜呢?
\n
孔子继续书写道:“王指挥使说,他打算好好的利用遗诏,来挑拨文官之间的关系,扩大他们的内部矛盾,让他们分裂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派系。”
\n
分裂文官?
\n
文官若是分裂了,那好处自然不用多说。因为是那个时候,文官们就会忙着内斗,而不是团结一致的去压制皇帝。
\n
也只有文官们派系众多的时候,他们才会越发的尊重皇帝。那个时候,皇帝的话才会一言九鼎。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