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所以天策军这几个月来,为征调的数百艘民用船只都安装了柴油发动机和螺旋桨,从而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
瞿塘峡,即夔门,全长八公里,此地是长江三峡江面最窄处,大西军在两岸布置了重兵。
夔门大桥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始建于唐朝,经宋、明两朝修缮和加固,屹立千年而不倒。
夔门大桥是一座铁锁桥,共由七条粗壮的铁锁所组成,上面铺设木板,桥上设有敌棚,共有敌棚三重,棚内设有火炮。
大桥两侧的峭壁上,大西军下了血本,安置了五十多门重炮,其中红夷大炮就达到了八门,这种红夷大炮其实是大明仿制的,非原版。
除火炮外,最具威胁力的其实是投石机,农民军中基本都有投石机,由于明末火炮的广泛运用,投石机并不是攻城主力。
但是在夔门这个地方,投石机有了极大的发挥余地,夔门两岸的峭壁顶部至江面最大落差超过一百米,大约三十层楼的高度,巨石从空中落下,破坏力及其惊人。
大西军不缺的就是人力,所以在夔门,大西军布置了投石机超过千台。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天策军由江面顺利通过夔门,大西军还在夔门前方设置了三道拦江铁锁,手臂粗的锁江铁链沉在江中,用于拦截从下游而来的船只。
一旦下游来的船只被拦住,面对的将是铺天盖地的炮火和从天而降的巨石。
从历史上历次进攻夔门的战斗来看,正面进攻夔门的战斗很难取得胜利,除非是从岸上迂回,从陆路夺取夔门。
张献忠轻松拿下了夔门,足以证明明军有多烂,也许是夔门面对的湖广并非敌境,所以守军放松了警惕,也许是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反正张献忠算的上是正面拿下夔门第一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