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半个多月。
张献忠的军队越聚越多,涪州城内伤亡也越来越严重,曾英决定退守五里外的望州关,不料张献忠手下大将艾能奇(张献忠义子)紧追不舍,一箭正中曾英脊背。
受伤的曾英不堪再战,收拾残兵一路南奔。
败报接连不断送到陈巡抚手中,但身在重庆的陈士奇并不惊慌。
现在的陈士奇,其实已不是巡抚,最近有人弹劾他“不务正业,军政废弛”,朝廷已经任命北川参政龙文光代替他巡抚四川,只是龙文光大人还没有到任。
在担任巡抚前,陈士奇是一位教育官员——四川督学,但他对管理学校不感兴趣,每天喜好谈兵论剑,希望在军事方面有所成就;后来被举荐当了主持军政的封疆大吏——四川巡抚,他却又对研究战争失去了兴趣,每天热衷于吟诗联句,准备跻身文学界成为一名大作家。
现在倒好,公职没有了,真正成了一位“坐家”,有人劝他:“公已离职,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陈士奇倒忠于职守,一点不像后世有些官员一听说要换届,提前半年就不愿干活了。他斩钉截铁的说:“贼寇是在我任职期间打过来的,我拍拍腚走了,怎对得起皇上?我定要与四川共存亡!”
对于夔门、涪州这些城池的失陷,他早有预料,因此并不惶恐。因为他知道只要派重兵守住一个关键所在,重庆重镇就万无一失。
这个关键所在叫做铜锣峡。
铜锣峡位于重庆下游四十里处,是进攻重庆城的必经之路。此峡谷左右连山,长亘十里,中通长江一线,一夫当关,千军莫开,只要把守住铜锣峡,一条战船也别想驶近重庆。
陈士奇将重庆全部精兵都部署在这里。
果然,张献忠的船只再多,在狭窄的铜锣峡面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