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了**弟子静修洞府区**。时间宝贵,他需要争分夺秒地恢复状态,同时进一步稳固和优化“涡流噬”。
依旧是丙等洞府。厚重的石门落下,隔绝外界。陈观盘膝坐于蒲团之上。
“系统,调出与赵坤战斗时,‘涡流噬’的实时能量图谱及经脉负荷记录,与我推演的补全图谱进行深度对比分析。重点:模糊推演区域在实战中的具体偏差表现,以及如何优化真元螺旋路径以提升稳定性、降低逸散率和经脉负荷。” 陈观在心中下令。
“滴!指令确认!调取实战数据…图谱对比分析开始…”
“分析中…分析完成!”
“主要偏差点锁定:1. 吞噬漩涡核心(模糊区A)能量压缩临界点,实战中因赵坤护体罡气反冲,出现短暂能量逸散,导致湮灭威力下降8.2%。优化建议:在核心压缩层外围增加一层‘寂灭真元缓冲环’,模拟创生绿意能量结构,吸收逸散冲击,引导回漩涡核心。”
“2. 第三螺旋路径节点(模糊区B),实战高压下真元运转速度超出推演值1.5倍,导致该处经脉承受撕裂应力提升35%。优化建议:微调该节点真元螺旋角度,由‘正旋75度’改为‘正旋60度接逆旋15度’,形成局部涡流卸力结构,预计可降低应力15%。”
“3. 整体能量转化效率提升方案:在真元注入初始阶段,融入《寂灭创生经》枯荣转换意境,模拟‘归墟吞噬,寂灭创生’的微弱循环,预计可提升转化效率3%-5%,间接降低逸散率…”
系统冰冷的声音,结合识海中同步投影出的、闪烁着各种标记和优化路径的金色立体图谱,将《归墟劫手》这门霸道武技的修炼,推向了近乎微观调控的精密层面。
陈观全神贯注,如同最虔诚的学徒,开始按照系统的优化方案,调动体内灰金色的寂灭创生真元,在右掌经脉中小心翼翼地构建、调整。
这一次,不再是生涩的摸索,而是有的放矢的微调与优化。
真元沿着新的螺旋路径流淌,在关键的模糊区域节点,小心翼翼地构筑起缓冲环,调整着旋转的角度。每一次细微的改变,都伴随着经脉的轻微适应和真元流转的微妙变化。痛楚依旧存在,却不再是盲目的撕裂,更像是一种精准的锤炼。
时间在专注的修炼中飞速流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洞府内计时晶石的光芒显示距离第二轮开赛还有半个时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