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可千万别,你还是好好的上学。我还指望着你以后给我们带来更多先进的种植技术。我身边不缺帮手,缺的就是你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
\n
能获得李哲的肯定,周青禾还是很高兴的:“李哲,你新扩建了10个大棚,有没有想过拿出一个大棚专门种植平菇?”
\n
李哲确实想过这个问题,反问:“你们学校能供应那么多菌种吗?”
\n
周青禾答道:“蘑菇的采摘期短,属于集中采摘的蔬菜,本来就要分批种植,一次性不需要太多的菌种,问题不大。”
\n
李哲点点头:“看看这次的销售情况吧。如果平菇比较畅销,可以拿出1~2个大棚种植。”平菇的种植周期短,而且还可以多茬采收,属于回本较快的蔬菜品种,而且还有一定的种植技术难度。
\n
周青禾听得眉开眼笑:“李哲,我有一个主意。你有没有想过等蔬菜产量上来了,专门开一家蔬菜店?”
\n
李哲反问道:“在哪开蔬菜店?反季节蔬菜价格高,普通的客户可吃不起。”
\n
“反季节蔬菜。”周青禾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但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冬暖蔬菜大棚的特性,听起来还有一些高大上:“反季节蔬菜这个名字取的好,我可以写在我的论文里吗?当然,我会明确地标注出你是这个名词的命名人。”
\n
“可以,随便用。”李哲笑着说道。反季节蔬菜这个概念在90年代才会被人经常提及。
\n
周青禾又把话题拉了回来:“我说的是专门开一家涉外蔬菜店。普通人买不起,外国人和华侨买得起啊。”
\n
李哲摸了摸下巴。他之前想通过友谊商店售卖蔬菜。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没少往友谊商店跑。见到那位分管食品的经理后也问过这件事。对方说已经报上去,但还没有审批下来,还得接着走程序。李哲也搞不清是友谊商店不重视,还是因为审核的手续太繁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