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恶劣的环境,无疑给龙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西线印军的隐蔽据点分散,从地图上看,根本不具备大迂回作战的空间。
经过深思熟虑,龙国军队决定采取硬碰硬的战斗策略,以最直接、最果敢的方式打击侵略者。
10 月 20 日上午 9 时,两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瞬间点燃了战场的硝烟。
龙国军队准时开始炮火准备,30 分钟内,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在加勒万河谷南、北两侧和红山头的印军阵地上。
大地在颤抖,火光冲天,印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得措手不及。
但他们很快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反击。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经过整整 2 个小时的激战,龙国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斗志成功拿下了加勒万河谷地区,将印度守军全部歼灭。
为了清除印军入侵的 43 个据点,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龙国军队从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 4 个方向,向印军 114 旅发起猛烈反击。
仅仅 8 天时间,就成功清除了印军入侵设立的 37 座据点,给印军以沉重打击。
这一阶段自卫反击战,龙国军队共歼敌 434 人,缴获各种枪支火炮及大量军用物资。
龙国也牺牲 了104 人,伤 224 人。
第一阶段作战仅用了 8 天就取得了辉煌胜利,我军不仅歼灭了印军王牌第 7 旅,还俘虏了达尔维准将。
就在龙国军队准备乘胜追击之时,燕京下达了指令,所有军队暂时按兵不动,一切行动听候指示。
这场作战,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战斗,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斗争。
10 月 24 日,龙国怀着和平的诚意,提出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然印度方面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龙国的提议。
印度总理尼赫鲁盲目自信,认为印度虽然在第一阶段战败,但后续战斗未必打不过龙国。
而且印度自恃有美国和苏联的支持,有恃无恐。
龙印交战的局面,正中美国下怀,美国毫不吝啬地向印度提供军援。
在这种错误判断下,尼赫鲁再次调集大量部队,向龙国发动进攻。
既然印度如此冥顽不灵,龙国也不再犹豫,决定以更猛烈的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