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抬起头来,已经下班一个多小时了,也没人来叫他。
真好啊,方向被视频里的美好氛围深深吸引,和许多网友一样被感染打动,然后他深入评论区刷了很多条评论之后,又用记者特有的抽丝剥茧能力混入了夏芜的粉丝群。
并且加到群里的元老,据此人说,他去过杨沟村三次,是夏夏的铁杆粉丝,铁杆拥护者,新人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
方向没有暴露身份,他自言自己是个被视频吸引来的粉丝,想知道杨沟村是不是对老人很好。
这一聊,时间飞逝,单位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有方向所在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聊天结束,方向有些激动,感觉自己找到了领导想要的好题材!
东华镇是吧?杨沟村是吧?
方向上网搜索,不搜不要紧,一搜才知道,东华镇这地方穷的很,已经在桐市连续好几年都是流失年轻人最多的乡镇,而且经济倒数第一。
好家伙,这么一看,一个回乡创业的女青年,一个心系村庄发展的村书记,还有一些被善待知感恩的留守老人……
单是这些元素,方向已经在心里完成一片撰稿了!
他突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进入单位这么多年,每天写那些芝麻大小的好人好事反复讴歌,他都快忘记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才子方向了!
是时候,让单位领导见识他真正的实力了!
第二天跟着红姐下乡完成采访后,方向立马提出自己要外派两天,去下面乡镇做个调查。
领导经常说他们不能闭门造车,要融入基层,要走访,要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得知方向要下乡找素材,领导很满意,于是视频发酵的第四天,杨沟村来了一个带着相机,挂着记者证的年轻人。
“小芜!不好了!市里来人了!”
杨国峰火急火燎地跑到杨家找夏芜,扑了一个空,得知她在山上割蜂蜜,赶紧又往山上跑。
夏芜身上穿着厚厚的人防护服,刚把蜂蜜取出,就看见杨国峰一脸焦急地跑来,又不敢靠近,怕被蜜蜂蛰咬。
取下防护服,夏芜头发都热汗湿透,一缕缕地贴在脸颊上,她随意擦拭快要流到眼睛的汗水,“国峰叔,怎么了?有什么急事吗?”
“你快跟我下山,市里来了一个小伙子,说是记者,在网上看到你的视频后专门打车来咱们这要做采访呢!”
杨国峰也急出一头汗,他看过方向的记者证,那可是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