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浇水方便,不过夏芜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同。
丘兰给菜地施的肥,是从她家讨要的。
上架冬笋那一段时间,剥下来的笋壳全都用来堆肥,除了笋壳,杨家的厨余垃圾也都扔到肥坑里。
最后堆出来的肥非常好用,杨国俊一直认为,山上果树百分百的成活率全依赖他堆的肥。
丘兰家里就三口人,肯定吃不完这么多蔬菜,她种菜是要卖钱的,想着杨家堆的肥好,她就要了些,堆在自家菜园里。
如今看起来效果不错。
不过这么好的菜拉镇上卖也卖不出啥价钱,又不止丘兰一个人种菜,每天都有老头老太太到集上卖菜。
有时候丘兰卖不出去的菜只能拉回来,剁碎喂鸡喂鸭。
就连夏芜家里也是这样。
不种菜吧,地空着可惜,种了吧,自己家里人吃不完,只能喂牲畜。
那可都是灵泉水浇灌出来的菜啊。
夏芜想了想,在群里发消息:“自家种的时蔬,有没有想要的?要的话回头我弄个蔬菜包上架。”
她蹲在丘兰菜园子边,“兰姐,我拍几张照片吧?”
丘兰大方道:“拍,随便拍,我再给你摘点西葫芦吧?”
夏芜把拍的照片发群里,三月份的时蔬种类不算多,再过一个月那才叫热闹,不过丘兰种的菜还挺多,常见的韭菜油菜莴笋生菜,还有没长大的荠菜,再过个几天,豌豆也要成熟了。
“西葫芦就不要了,晚上我妈做韭菜饼。兰姐,你家的菜要不要放网上卖?”
丘兰两眼放光,“放!你要我放我就放,反正也卖不出去!”
夏芜轻笑,“那成,挣不挣钱还不好说,先做着试试吧。”
从网上买好保鲜袋和泡沫箱,夏芜很快就订好蔬菜包的价格。
69一份,每份里面有韭菜,油菜,莴笋,生菜,菜苔,还有六个鸡蛋。
总重量在六斤左右,扣掉包装和运费,平均每斤菜价在九块钱。
六斤重的菜,如果是独居人士,足够换着花样吃一周,一家三口的话,添些肉类也能吃个两三天了。
夏芜定价是参考目前市面上的有机农场,别人是不是真有机她不知道,不过她能保证,从杨沟村出去的菜绝对绿色有机。
蔬菜包一上架,就受到了部分忠实粉丝的追捧。
夏芜的粉丝群体构成还挺复杂,有学生,有上班族,还有一部分三四十岁以上,已经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