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里的鱼只会多,不会少。
树冠从其他部落又拉来了两百多人,加上之前的一百多人,建造夯土城墙的一共有接近五百人。
部落里七百多劳工,如果全部用肉来支付报酬的话,压力有点大,于是新来的两百多人用鱼来支付报酬,每人每天支付一条两斤的鱼。
对于这些劳工们来说,吃鱼和吃肉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他们也都没有意见。
由于工期紧张,报酬每十天结一次,每隔十天,这些部落都会派人来将得到的报酬取回去。
原始人类都是群居生活,他们没有私有制的观念,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食物或是其他东西,都归部落集体所有,所以这些愿意来干活的劳工并没有将这些报酬据为己有的想法。
贸易队每隔半个月都会去一趟海边,交易大量的盐巴带回部落,渔民部落的族人并不多,生活在海边,对于他们来说,盐就是最廉价的物资。
他们乐于用盐来换取陶器,食物,工具,兽皮甚至是木柴这些在海边不容易获得的资源。
有了进口的盐巴,华部落开始逐渐减少盐矿的开采,通过进口,盐巴足够部落一千多人的使用。
在大力第三次来到渔民部落的时候,渔民部落的首领叉就向大力提出了,希望华部落能为他们造船的要求。
大力自然欣然答应,一艘普通的可以下海捕鱼的木船可以换500斤盐,这种生意是值得做的。
回来后,大力就向刘田报告了叉的请求,在贸易队再一次出发的时候,队伍中就多出了十名经验丰富的木工。
这十名木工需要在渔民部落生活一段时间,在工作期间,渔民部落会提供食宿,而且有了华部落强大的实力作为保障,这十名木工的人身安全,刘田也并不担心。
在将十名木工送至渔民部落后,大力就带着贸易队返回部落。
每一次贸易,渔民部落都是最后一站,正常情况下,带出去的商品都能交易完,但这一次,或许是周边部落交易过于频繁的缘故,贸易队还剩下二十几件陶器以及十多件铁器没有交易出去。
大力意识到,周边这十多个部落的交易已经饱和了,陶器和工具不像盐巴和食物那样,消耗的那么快,这两种商品只要使用得当,能用很长时间。
于是,这一次,大力放弃了直接回部落的计划,而是改道朝南出发,走的更远一些,看有没有新的部落出现。
原始时代,人口是很稀少的,部落的分布也没有那么密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