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提着鸡挎着篮子去了古主任家。大人谈大人的事,永航和古一贝玩小朋友的玩具。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看着眼睛都笑眯了的老支书被古主任客气的送出门。回返的路上李海波对永航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价格很好,一块6个,蛋小的话,100个会补5个。还问了蔬菜,价格也按他们的调配价算,可今年农户自留地也没有多少菜,王叔说今年秋菜会供应的。
王叔说,明年农户的自留地都让狗日的种蔬菜,把领导都搞笑了。领导先让我们送几次看看,好的话要和我们签合同呢。”
王书记是村官,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虽然是末级,但官就是官。在朱方村的一亩三分地上的话语权那是杠杠的,那是有权威的。
当李海波告诉他是燕京大学采购时,当时就把村委会的领导班子找来,定下了主基调。做,一定要做。
那么大的学校,如果做好的话,每天3百5百的不是问题,每月是多少,一年又是多少,村上提留一部分不过分吧。一想到那糟糕的村上烂账,那叫一个穷,不但没有盈余,还欠镇上几百。
至于李海波提到的那些建议,那还叫事。保证上交任务,那不就是我们农民的主要任务吗,一块1个蛋的利润,那是必须要保证的,不但要保证,还要保密。谁会把这么好的事让出来,还偏偏找你,就是亲爹都不行。
和学校那什么主任,当时有点小紧张。谈的很顺利。事当然成了,今后咱村子就要给国家最高学府供蛋,供蛋,咋这么别扭。应该叫皇商,还是皇商霸气。
送货几次合同签定,王书记对人情世故门清。不定时的让海波给古主任送点鸡,蛋,河里的鱼啊什么的土特产。当然接货的,还有财务都打理得很是到位。永航觉得李海波办事靠谱,就把所送物资折合成钱财,村上和他各出一半。反正也没几个钱。
永航感觉麻烦了,每天有25元30元的进账,一个月就是750元900元的,让李海波存在银行,千儿八百的没问题。
多了,你不是资本主义都是资本主义了,看来只能把这个锅甩给师父了。妈妈他可不敢说,他怕妈妈会让他给古主任写检查,然后让他给学校退款。
永航拿着从李海波收破烂收来的一个瓷碟,和一块黄玉佛。见到师父贱兮兮的说道:
“师父,给你看个好东西。”
永航见师父看到手上东西,眼光明显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