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破坏状态。第三,”他顿了顿,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更浓,“谁来拍?拍什么?拍到什么程度?谁来审核?由谁最终决定哪些能放哪些不能放?这些模糊地带,就是最大的隐患。一个处理不当,轻则被粉丝过度解读引发争议,重则泄露内部信息,损害整个德云社的声誉。”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锁定我,“苏助理,你考虑过这些风险吗?或者说,你对德云社后台运作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了解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连串的问题,逻辑严密,直指要害。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我心上。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秦霄贤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王九龙和孟鹤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周九良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推眼镜的手指顿了一下。
我脸上火辣辣的。张九龄的质疑毫不留情,几乎全盘否定了我策划案中“真实”和“鲜活”的核心价值。委屈和不服气猛地冲上头顶。我承认他说的风险存在,但被他这样完全否定,甚至质疑我对工作的理解和用心,让我难以接受。
我挺直了背脊,迎着他审视的目光,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提高,但努力保持着清晰:“张老师,您提出的风险点,我完全认同,也非常重要。在策划案里,我有初步的应对方案!”我快速翻开策划案后面几页,“关于拍摄者,我建议由宣传组专人负责,并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拍摄内容需事先与各位老师充分沟通,明确‘可拍’清单和‘绝对禁区’;拍摄全程不录音,只保留画面,后期剪辑由宣传组和演员代表共同审核;成片风格偏向轻松、温暖的纪录片式观察,而非猎奇或窥探!目的是捕捉那些自然流露的、能体现团队精神和专业态度的瞬间,比如九龙老师帮您整理大褂衣领,或者孟老师帮霄贤顺词这样的细节,而不是刻意制造所谓的‘爆料’!”
我的语速很快,带着一股为自己辩白的急切。我看到王九龙听到“整理衣领”时,嘴角微微弯了一下。孟鹤堂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至于对后台的了解,”我直视着张九龄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豁出去了,“我承认我是新人,了解不深。但正因为是新人,我可能反而带着观众视角的‘新鲜感’,更容易捕捉到那些被各位老师习以为常、却恰恰最能打动普通观众的细节!‘真实’不等于暴露隐私,而是展现专业态度下的温度和人味儿!我相信只要规则清晰、沟通充分、彼此信任,这个策划不仅能做好,还能成为德云社一张独特的名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