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九熙和沈棠隔着一张小圆桌相对而坐。桌上摊着写满修改标记的剧本。尚九熙念着台词,沈棠则拿着笔,在剧本空白处快速地做着标记,偶尔提出自己的感受。
“这里,‘您这手机电量低于百分之五十就心慌,跟那老北京没了豆汁儿早点摊似的’,”沈棠用笔尖点了点一行字,抬起头,眼神专注,“尚老师,我觉得‘豆汁儿早点摊’这个比喻,可能…地域性太强了?天津观众可能共鸣感会弱一点?换成‘煎饼果子摊’或者‘老豆腐锅’会不会更贴地气,包袱也更容易响?”
尚九熙正沉浸在角色的情绪里,闻言停下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沈棠的话。灯光下,她微微蹙着眉思考的样子,侧脸线条柔和,眼神清澈而认真,完全没有了飞机上的窘迫,只剩下一种纯粹的专业和投入。
这个建议…确实更精准!他之前只想着北京观众,忽略了天津本地特色。一股豁然开朗的感觉涌上心头。
“对!你说得对!”尚九熙眼睛一亮,脱口而出,语气带着明显的赞赏和兴奋,“煎饼果子摊!太合适了!包袱尺寸一下就对了!”他拿起笔,立刻在剧本上修改起来,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真实的弧度。
沈棠看着他瞬间亮起来的眼神和毫不掩饰的赞许,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唇边也漾开一个浅浅的、如释重负的微笑。那笑容很淡,却像投入湖面的月光,柔和而明亮。
“还有这里,”沈棠受到鼓励,又指向另一处,“‘您这离了导航连小区门都找不着北’,后面接‘您这方向感,搁古代连司南都得气成指南针’…我觉得‘指南针’这个底,有点平了?能不能试试把‘指南针’换成‘陀螺仪’?现代科技感更强一点,而且‘气成陀螺仪’也有点形象,暗示他原地打转找不到北?”
“陀螺仪…气成陀螺仪?”尚九熙重复了一遍,眼睛越来越亮,猛地一拍大腿,“好!这个好!包袱更脆了!沈棠,你这脑子…”他抬起头,看着灯光下女孩沉静的眉眼和带着思考光芒的眼睛,那句“真灵光”卡在喉咙里,一时竟忘了说下去。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空调送风的微弱声响。柔和的灯光笼罩着两人,在剧本和圆桌上投下亲密的影子。尚九熙的目光落在沈棠脸上,她专注思考时微微颤动的睫毛,挺直的鼻梁,还有因为刚刚提出好建议而微微泛着粉色的脸颊…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起秦霄贤那句戏谑的“专属导航仪”。
一股陌生的、温热的暖流,毫无预兆地、轻轻地淌过心尖。像羽毛拂过,带着一点微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