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动辄几十里,耗时费力。在内部设几处这样的商号,货品齐全,定价略低于外间,方便众人,也省了脚程。”
王义恍然大悟,拍腿道:“东家圣明!这法子好!小的就常听窑上的老江抱怨,为买袋盐巴要跑断腿。若在坊内就有,那真是天大的便利!东家您看,这商号开几处合适?开在何处?”
“此事便依你先前所议的‘九九归一’之策。”秦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王义倒有几分前世网格化管理的悟性,“将太福祥划为九区,福祥楼居中为枢。每区择一交通便利、人流汇聚之处,开设一处‘便民商号’。人手、铺面,你自去与周冷月商定调度。记住,此乃惠及众人之举,货品务求价廉物美。”
“是!小的定办得妥妥当当!”王义精神一振,旋即又想起那批可疑之人,“只是东家,那新来的生面孔……”
“无妨,名单盯紧便是。”秦文摆摆手,“牙牌发放,暂且按下。何时发,发给谁,让其去何处上工,皆听我吩咐。”
“小的省得!”王义深揖一礼,匆匆告退。
回到福祥楼书房,铜壳煤油灯已被冬雨点亮,橘黄的光晕铺满书案。秦文对侍立一旁的冬雨吩咐:“传话各工坊主事,自下月起,凡入工坊劳作之人,必得查验我太福祥特制的‘牙牌’。无牌者,一概不得入内。” 这牙牌是他早让璇玑坊主陈康用硬木雕刻编号、再覆以薄铜片压制而成,仿着前世工卡,难以仿造。
“喏。”冬雨应声记下。太福祥如今自有蜡纸油印的“工报”,三日一发,除刊载些坊间趣闻、东家训示外,正好用来传达此类号令。
刚交代完,翠竹便推门进来,青衣素净,衬得她冷月般的脸愈发清丽,只是眉宇间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蹙。“东家,长公主遣来的那批人,已在客院闲居月余,日日好吃好喝,月例银子分文不少。底下人颇有微词,道是养了一群吃白食的……”
秦文正提笔在一张桑皮纸上勾勒着什么,头也未抬:“急什么。皆是长公主手下精心拣选之人,自有其过人之处。一路奔波辛苦,且让她们好生将养,待人手到齐,自有重任相托。” 他搁下笔,吹了吹纸上墨迹,“倒是沛县那边,王建臣驻守秃鹰岭时日不短了。你挑几个机敏可靠的,去接替他的差事。让他挪挪地方,去沛县把沁儿换回来。那丫头一手好厨艺,留在此地更合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翠竹唇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东家这是念着沁儿姑娘的羹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