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影响我们的科研自由。”
“如果放任自由,最后只会导致军备竞赛。”杨名冷静回应,“届时,谁能保证不会出现‘觉醒者’那样的实验?”
争论持续了一整日,直到深夜仍未结束。
杨名知道,再这样下去,协议恐怕难以达成。他悄悄启动神眼,开始分析各代表的真实意图和底线。很快,他便发现几方态度虽强硬,实则各有软肋——有的担心国内舆论压力,有的则受制于盟友关系。
第二天清晨,他提出了一套折中方案:设立“异能研究国际委员会”,由各国轮流担任主席,重大决策需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同时设立独立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各国研究进展,并有权随时介入调查。
“这个方案看似妥协,实则更有效。”他对众人说道,“它既尊重各国主权,又防止个别国家滥用权力。更重要的是,它能真正遏制那些危险研究的蔓延。”
部分代表开始动摇。
最终,在杨名的协调下,多数国家代表签署了《异能研究国际规范草案》,标志着国际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就在签字仪式结束后,一名原本支持协议的中东代表突然提出修改条款,要求放宽对“意识融合”类研究的限制。
“这不是修改,这是倒退。”杨名当面指出,“你们很清楚,这类研究极易引发意识污染,甚至可能造成群体性精神崩溃。”
“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安全考量。”那位代表不甘示弱,“我们需要更强的防御手段。”
杨名沉默片刻,随即调出终端,展示出一段从阿根廷实验室下载的数据片段。
“这段记录显示,某个国家已经在尝试用活体大脑作为计算单元。”他指着屏幕,“你们真的愿意冒险,成为下一个试验场吗?”
全场哗然。
最终,在多方施压下,那位代表不得不放弃修改提议,协议正式签署。
尽管国际社会达成了初步共识,但杨名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夜晚,他在酒店房间中打开终端,再次查看那条意识波动的轨迹。信号依旧在向北移动,速度比之前更快。
“它似乎在靠近某个坐标。”苏婉儿站在身后,轻声说。
“我知道。”杨名眉头紧锁,“而且它越来越强。”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仿佛一片静谧的海洋。但在那深处,某种未知的存在正悄然逼近。
“协议只是延缓了危机。”他说,“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