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想的,只不过此时他人微言轻,幸好刚才被赵仲拉入战场,也有了说话和参与的机会。
大家不是第一日上朝了,刚才那么大声的争辩,官家有没有听到,众位臣子,心里其实都有数。
臣子们都知道,官家听到了他们的争论,官家也知道,臣子们也知晓官家听到了众位大臣的议论。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双方心照不宣的博弈罢了。
显然朝堂上博弈的裁判,永远都是上位皇帝。
宋理宗一句‘我的镇军将军’,就让风向转了头。
而这个时候,这位裁判就要发挥他手中的权利了。
“蒙古这次所发之兵,自两国交战以来,前所未有,这次对抗蒙古事关重大!
“朕有意让镇军将军挂帅,可是未免疏漏,朕决定,增添两位副帅。
“陆秀夫,作为礼部侍郎,对他国交涉的事宜是礼部所管辖,此次任命你为副帅!
“杨镇,担任卫将军也有年头了。巩固防守、统筹粮草之事甚熟,想来保卫襄阳之事,也可发挥其用,同样任你为副帅,掌管粮草军需。
“当然了!若是这次退敌有功,朕的镇军将军,肯定是首功,就是以后的枢密副使(正二品)。”
宋理宗作为大宋朝皇帝牌政治机器,志恒能力果然没得说,几句话下去,杨过的权力就被分走了大半。
分了杨过的权利,最后也没忘给杨过画了张饼。
枢密使就已经是武官最高的官职之一了,水浒中的童贯,也是靠着枢密使的位置权倾朝野。
狄青立下赫赫军功,加上又遇到多个贵人,反复横跳,才被提拔成了枢密使。
后来因为多次改换门楣,德不配位,在新皇即将登基之时,这与丞相一文一武的官职,被君王猜忌,也才被废掉。
打完这一仗,退了蒙古兵,宋理宗许诺杨过枢密副使,宋理宗这个饼,画的不可谓不大。
而且作为帝王,可不单单是画饼,宋理宗显然也有能力,让杨过把这饼吃到嘴里。
杨过本来对于这些官职不甚感冒,毕竟,他心中有更大的理想与目标。
可短暂的三分之一秒钟,杨过忽然露出欣喜怒狂的神情。
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能够深刻的知道他在朝堂上众人,甚至宋理宗眼中,到底也是江湖出身。
昨日在给他送三品袍服之时,就有下人给他普及了大宋的官僚体系。
虽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