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周秉昆也快到家了,下午在河边叉到了三条鱼,并非他不想多叉,实在是这段河里的鱼越来越难捕了。鱼儿也学精了,岸边经常有同类的血迹,自然提高了警觉。
明天父亲就要远行,虽说父亲向来不怎么喜欢他,他对父亲也谈不上有多深厚的敬爱之情,但表面的功夫还是得做足。
回到家得把晾晒好的咸鱼打包好让父亲带走,在外人看来,也算是孝心可嘉,母亲也会因此感到欣慰。
到家时,家里很是热闹,周秉义的女朋友郝冬梅在,周蓉的追求者蔡晓光也在,他们正在房间里讨论着文学、艺术与理想,欢声笑语不时传到院子里,也感染着坐在院中聊天的父母的心情。
周志刚难得有耐心陪着妻子,一起坐在院中聊天,明天远行,一别就是几年,现在可有点难分难舍。
母亲李素华看见小儿子周秉昆进门,便笑着招呼道:“昆子,又去叉鱼啦?”
小儿子现在很可她的心,自然也笑着打招呼。
周秉昆脸上露出与年龄相符的纯真笑容,从包里拎出用树叶包好的三条鱼,晃了晃说:“每天都不空手,哥和冬梅姐的咸鱼有着落了。”
与李素华满脸的笑容截然不同,周父周志刚习惯性地绷起脸,斥责道:“家里不缺你这几条鱼,多花些时间读书才是正经事。虽说现在读书的大环境不好,但你也得向你哥和你姐学学,他们可从未放下过书本。”
在他的心中目,大儿子,二女儿,学习好,为人也好,很给他涨脸,而这小儿子就差点意思,得时不时敲打一下,不然他得闯祸。
李素华轻咳一声,伸手悄悄扯了扯丈夫的衣角,示意他别总是一见到秉昆就训斥,免得儿子越发不亲近他。
父亲的话让周秉昆心中不屑,笑容瞬间收起,侧头看向挂在院中的咸鱼,原本打算给父亲带十二条,如今只准备拿六条,剩下的拿到黑市上去换些钱票物资,似乎也不错。
“秉昆,这段时间你可真是神出鬼没的,我来你家两次都没见到你。”蔡晓光爽朗的声音传来。
周秉昆回头,就见他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后面哥哥、姐姐和郝冬梅也都来到院子里,看样子他们的思想交流暂时告一段落。
蔡晓光一副典型的五四青年装扮,头戴八角军帽,身着高领中山套装,上衣口袋还别着两支钢笔,那意气风发的劲头,尽显高干子弟的优越与自信。
“晓光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学校现在上午讲政治,下午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