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他长长的叹息声。
老汉哀怨地自言自语道:“可怜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没了娘!难道你娘把你的话也都带走了吗?到底撞上什么邪啦,连紫金寺里老和尚都没办法。”
紫金山虽然属于际县境内,但实际处于三县的交界处。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几个小村落零星散布在这座大山的深处。一条崎岖坎坷的山路把这些寂寞的村落连接起来。
自古以来,分水岭是前山和后山的分界线。紫金山的后山,依然保留着原始生态环境,植被繁茂,多有野兽出没。深山老林里几乎无人涉足。老汉放羊的地方是分水岭的前坡。如果不是带孙女来让老和尚看看,他是不会到这里来放羊的。老汉身后的那根石柱,一尺见方,有一人来高,顶端蹲着的石兽威严可怖,风雨侵蚀,依稀可见“禁山”两个字,底端一行“禁樵禁牧”,年代已无法考究。爬上那道山梁,也就到了放羊的边界。这是先人留下的规矩,后山的草再肥美,他也是不敢去的。
对面的山坡上,有一座破旧的古庙。匾额上依稀可见“紫金寺”三个字。这座庙建于什么朝代已无从考究,反正年代应该很久远了。寺庙不大,石砌的拱顶。除了供着佛像的正殿,就只有两间厢房了。因为有一位“老和尚”长年住在那里,所以这间庙还不至于倒塌。老和尚多大年纪没人知道,在这里住了多久了也没人知道。只是在放羊老汉的记忆里,他似乎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光脑袋,大耳朵,白胡子,红脸膛,从来没有变过。老和尚略通医术,大家都把他当成了活神仙,家里有什么是是非非,病病痛痛都爱到庙里来问一问。他们相信寺庙里的神灵会庇佑他们。
分水岭西北面岗子上的那个小村落,算是际县版图上这个区域内最边梢上的一个村子了。老汉就是这个村子的。这里地处偏远,不用说县城,就是去镇上也要走上半天。这里交通不便利,很长一段是只能步行的山路。所以虽然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却贫穷落后,人烟稀少。一辈辈的山里人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在日出月落、春去秋来的周而复始里,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近些年来,年轻人耐不住贫穷,纷纷跑出大山到城里去打工谋生,这里便更显得冷清了。
老汉的儿子也是走出大山去闯世界的人。他不信那些“撞邪”之类的事,说这是迷信。可老汉还是带着小孙女来了庙里。结果令他沮丧。老和尚没能医好小孙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说了些话,很有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