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出手都比以往阔绰,直接给了赵母半竹篮的红鸡蛋,外加整整一吊钱的喜钱。
这种喜钱也叫辛苦费。
但一般人家不会给这么多,最多也就两三百文,红鸡蛋也就给七八个。
接生了那么多小婴儿,像这种整整一吊钱,半篮子红鸡蛋的给法,赵母还是头一回遇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也高兴起来,在村长家忙上忙下,不但把村长家的小金孙洗得干干净净,连村长儿媳妇她都帮着给擦洗了一遍。
末了,她还悉心传授了些坐月子的调养法子给村长儿媳妇。
等全部都收拾妥帖了,赵母才揣着一吊钱,拎着半篮子红鸡蛋,喜滋滋地往家去。
一边走,还一边盘算怎么安排今天的收获。
那一吊钱肯定是不能动的,攒起来给老四看病吃药用;红鸡蛋这次就不拿出去卖了,留着自家人吃。
这可是补身体的好东西呢。
几个孙子孙女们都还在长身体阶段,一人吃两个补充补充营养;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女儿,他们不用长身体,一人吃一个尝尝味儿;还有玉楼,身子骨弱,也得吃两个。
剩下的,就都煮成卤蛋送到四儿子那里去。
服役辛苦啊,每天干得都是出大力气的话,得吃好一点才行。
赵母一路走一路盘算,却忘了把她自己盘算进去,也想不起这茬;等她想起来了,咽着口水想自己要不要也吃半个时,已经到了村里的晒场跟前。
年头没啥农活可忙,几个妇人正聚在晒场上闲聊;瞧见赵母过来,大家眼睛都锃亮了几分,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于是赵母就把要不要吃半个鸡蛋的事情先放一边,加入到她们的闲聊中。
女人都爱扯闲篇聊八卦,赵母也不例外。
然后聊着聊着,赵母的脸就黑了,绷着脸问几个妇人:“周氏那个恶婆娘,真又跑去折腾玉楼了?”
她的关注点都在“周氏折腾沈玉楼”上面,而不是“因为周氏的折腾,害得沈玉楼白白损失了一大块好牛肉”上面。
可惜,几个妇人没能跟她同频,并且代入自己,想当然地以为她的生气,是因为那块到了嘴边又飞走的牛肉。
多好的牛肉啊,老大一块呢,少说也有四五斤重。
结果就因为周氏的一通闹腾给闹腾没了,这事搁谁身上谁都得生气。
“这还能有假,我亲眼看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