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一样,自动找到最安逸、最不费力的状态,化解掉所有硌着、顶着、吹着的不舒服,这不是“逍遥”是什么?
“大尾巴”松鼠终于掏完了松子,抱着它的大尾巴,轻盈地跳回大青石上,习惯性地想找个舒服的角落蜷起来。它看到小六子躺在那里,一会儿像虫子似的微微拱一下背,一会儿又像水草似的晃晃肩膀,嘴里还念念有词“逍遥躺…嗯…这招叫‘懒猫翻身’…这招叫‘水蛇过石’…这招就叫…‘风吹杨柳’吧!虽然柳条站着,小爷我躺着,但意思差不多嘛…”,眼神里的鄙夷简直要溢出来了。它甩了甩蓬松的大尾巴,果断地选择了离这个发神经的两脚兽最远的石角,屁股对着他,蜷缩起来,用尾巴盖住脑袋,眼不见为净。
小六子才不在乎松鼠的鄙视呢。他正沉浸在“创造”的快乐里,玩得不亦乐乎。他甚至开始“改良”他的“逍遥躺”。
比如,一阵稍强的风吹来,带着寒意。按照“逍遥躺”的精髓,他应该像那水波纹一样,身体随风势自然起伏卸力。但光卸力还不够啊,还是冷!他眼珠子一转,看着旁边被他蹭下来的、厚厚的一层苔藓。他伸脚一勾,把一大块苔藓扒拉过来,然后身体像虫子似的蠕动着,极其顺溜地就把那厚厚的、带着点湿气和弹性的苔藓“拱”到了自己身侧,正好挡住了风吹来的方向。
“哈!此乃‘逍遥躺’之‘借物挡风’式!” 他得意地宣布,顺便还把一小块苔藓“拱”到了脖子下面当临时枕头,软乎乎的还挺舒服。“嗯,这招实用!记下来记下来!”
他又看到“大尾巴”那蓬松温暖的大尾巴,心里痒痒的。要是能“借”来盖盖脚…念头刚起,身体就下意识地模仿起石刻上那几道代表“缠绕”或“吸引”的细密线条,极其轻微地朝着松鼠的方向“蛄蛹”了一下,手也看似随意地朝那个方向摊开。
可惜,“大尾巴”的警惕性太高,小屁股又往石角里缩了缩,尾巴盖得更严实了,还从尾巴缝里警惕地瞄了他一眼,发出不满的“吱吱”声。
“啧…小气!” 小六子悻悻地收回手,嘴里嘟囔着,“‘借尾暖足’式…研发失败!有待改进!嗯…或许需要更…更‘润物细无声’一点?” 他摸着下巴,煞有介事地思考着。
不知不觉间,夕阳的余晖已经将思过崖染成了温暖的金红色。小六子还躺在他的青石“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研发”和完善着他的“逍遥躺”。他时而像根软面条似的扭动,时而像滩水一样摊开,时而又像被风吹动的草叶般微微摇曳。每一次微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