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的价格并不高,否则以张大山现在的积分还真买不起这么多的设备。
张大山只有一架运输机,而制药厂和活性炭的设备数量不少,平均四天飞机可以飞一个来回,一台台设备被运输机送往了山城。
山城大学的第一批人员已经在罗教授的带领下抵达了东北,这一批一共43人,不过这43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山城大学最资深的教授,仅有的几个学生也全都是山城大学最优秀的。
这批人刚一抵达六县就一头扎进了张大山的图书馆,一连几天,这些人吃住全都在图书馆之内,张大山亲自去请他们出来都没有任何效果,学习起来简直废寝忘食。
这些山城大学的教授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张大山能够理解,所以只是让人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伙食和最佳的条件,然后就暂时没有去管他们了。
张大山很清楚,现在自己去请,他们肯定不愿意走出图书馆,但如果自己能够把实验室建立起来,这些教授就会自己从图书馆中走出来。
所以利用这段时间张大山在筹备几个主要的实验室,张大山甚至连他们研究的方向都已经想好了。
为罗教授建立的实验室第一个项目就是雷达,其实这个年代雷达已经问世了,最早投入到军事上的是英国,在1935年成功的制造出了雷达并且可以探测到16公里外的飞机。
按照历史的轨迹,应该是在今年美国会最先在他们的军舰上安装雷达,这也是最早运用到实战中的雷达。
关于雷达的研究可谓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话题,张大山自然也希望能够提前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为此张大山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现在拥有的雷达技术,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超前一些的理念。
化工实验室主要是研究化肥,合成橡胶,煤化油还有尼龙,实验室也在同步建设,设备张大山早已准备好了。
最后剩下的机械方面的教授专家张大山给他们准备的是发动机的研究,之前张大山就从毛熊购买了两台发动机,而张大山自己也准备了相关的资料。
张大山相信以这些教授们的知识储备,再加上他提供的资料,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张大山想要的东西都能实现。
为了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张大山在山城大学的教授们来之前还提前从系统中招募了各方面的相关人员,一共六名,这些人的作用是配合他们进行研究并且引导他们加快研究速度。
现在是战争期间,实验室的建立固然能够加快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