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医谷扩张
医谷的银杏叶第三次泛黄时,苏璃月在观星台展开了一幅全新的大陆舆图。舆图上用朱砂圈出了十二座城市,从东海之滨的琅琊城到西域的流沙城,从南疆的蛊花城到北境的冰封城,每个圈点旁都标注着一行小字:“医谷分院拟设地”。墨寒渊的断剑在舆图上轻轻敲击,剑穗上的灵脉珊瑚与舆图的符文产生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
一、扩张规划:十二城分院的布局
“扩张不是为了争夺势力,而是为了织一张守护之网。” 苏璃月的指尖划过舆图上的红线 —— 那是连接十二城的灵脉通道,“每座分院都是网的节点,既能独立运转,又能相互支援。” 她将十二座城市分为三类:
综合型分院:设在中原的洛阳城、东海的琅琊城,配备最完整的诊疗设施和师资;
特色型分院:如西域流沙城的 “能量诊疗院”,结合波斯精油疗法与 “灵枢通脉术”;
边境型分院:如北境冰封城的 “抗寒医馆”,专门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经络养护。
洛阳城分院的选址颇具深意。这里是中原腹地,交通便利,且曾是疫情重灾区。苏璃月亲自考察时,选中了城南一处废弃的王府,王府的花园里有天然的温泉,其水温与人体经络的共振频率相近,适合作为理疗区。“将这里改造成‘本源理疗院’,” 她指着温泉旁的阁楼,“顶层设能量教室,用全息投影远程授课。”
流沙城分院的筹建则充满异域风情。西域的波斯医师主动让出了最繁华的市集地段,他们说:“医谷的银光灯,比任何宝石都耀眼。” 分院的穹顶用透光的星界琉璃建造,白天能引入日光调和精油,夜晚则化作巨大的能量聚集体,为周边的能量仪器供电。阿里的弟子们在这里研发出 “精油能量舱”,能让药物通过皮肤和呼吸双重吸收。
最艰难的是冰封城分院。北境的严寒会冻结经络能量,普通的银针根本无法刺入穴位。墨寒渊让人用玄铁混合灵脉珊瑚铸造了 “抗寒针”,针身在低温下仍能保持 37℃的恒温。他还在分院周围埋设了 “暖脉阵”,用地下的地热能量维持环境温度,确保 “本源通脉术” 能正常施展。
二、人才体系:分层培养的医学梯队
扩张的核心是人才。苏璃月在医谷本部设立了 “医学研修总院”,将人才培养分为三级体系:
初级学堂:面向普通百姓,传授基础的经络认知和急救知识,结业后可担任村医或医馆学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