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 "化蝶防御"。医露蝶群喷洒特制的 "瘴气分解酶",酶雾与瘴气中的毒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能治疗风湿的 "透骨香"。更神奇的是,分解瘴气时产生的能量,竟催生出成片的 "识毒花",花朵颜色会随毒素种类变化,为团队提供实时的毒性预警。
三、边疆疫区的立体侦查
抵达疫区边缘,阿桃释放 "药性无人机"—— 这是用识药藤纤维和医露蝶翅膀制成的微型飞行器,机身上搭载着量子传感器。无人机群编织成三维侦查网,实时回传的画面显示:染病军民的体表覆盖着紫黑纹路,纹路随呼吸频率呈现 "圣火图腾" 与 "沙蛊图案" 的交替变化,这表明瘟疫具有跨文化变异特征。
阿虎带领突击小队潜入疫区核心,使用 "脉轮生命探测仪" 扫描。仪器显示患者的经络系统中,既有中医的 "热毒" 迹象,又有阿拉伯医学的 "光量子紊乱",还存在东非医学描述的 "兽纹能量阻塞"。最诡异的是,患者的丹田部位竟检测到天竺医学所说的 "海底轮衰竭",这种多系统崩溃的症状前所未见。
阿明启动 "音波断层扫描",将疫区划分为十二块音场。当他吹奏《诊断交响曲》,不同音场反馈的声波图谱显示:瘟疫的核心区域存在 "寒热共振现象"—— 高温区的病毒在寒药作用下反而活跃,低温区的毒素遇热药更易扩散。这种矛盾的药性反应,暗示着瘟疫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机制。
四、疫情源头的药性追踪
在调查水源时,阿桃发现所有患者都饮用过 "圣火泉"。她用基因诊断镜观察泉水,发现水中漂浮着无数微型病毒体,其蛋白质外壳呈现阿拉伯圣火图腾的纹路,内部 RNA 链却与医谷记载的 "沙蛊基因" 高度同源。更惊人的是,泉底沉积的泥沙中,竟埋藏着东非兽语医师的诊疗工具,工具上的兽纹图案与病毒的能量节点完全吻合。
阿虎在泉眼周围的沙地上,发现了用特殊药粉绘制的脉轮图案。经阿明鉴定,这些图案是天竺修行者留下的能量封印,但封印已被某种高温能量破坏。破坏处的沙粒呈现玻璃化特征,与阿拉伯的 "圣火玻璃" 制作工艺一致,这表明有人故意释放了被封印的病毒。
通过 "药性回溯技术",团队还原了瘟疫的诞生过程:阿拉伯商队携带的 "沙火蛊" 病毒,在圣火泉中与东非兽纹能量发生第一次变异;天竺修行者试图用脉轮能量封印,却促使病毒融合了脉轮系统;最后不明势力用圣火技术破坏封印,导致病毒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