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当做粮食的主要是马铃薯。
这种喜低温,耐旱,适宜沙土地种植的农作物,在当时穷苦百姓们的餐桌上不仅是菜肴,更加是主食了。他为远东的百姓们提供了所需的绝大部分的热量。
因为种植其他的农作物,都有生长期的限制,要是赶上那一年生长期很短,来霜冻的日子很早,就会使得小麦,大豆等作物减产歉收严重,那就要冒着全家饿肚子的风险了。
但是种植马铃薯,也就是土豆这种作物就不同了,不怕任何的霜冻,最多马铃薯的个头小一点也就是了,马铃薯不存在绝产的风险,所以马铃薯也就是,远东即漠北行省的看家,兜底,保命的粮食了。
但是现在的海参崴周围的田地都是荒芜的,在广袤的土地上,偶尔能够看到稀疏的还活着的土豆秧苗。在门图率领军队和日本军队激战的时候,方如新就派人来到了海参崴。
对海参崴周围一百公里的农田都开始了破坏,这引起了当地百姓的非常的不满,一度双方还发生了交火,要知道现在的华夏帝国的公民都是有合法的配枪的。
直到方如新将整箱的龙圆金币和龙圆银币倒在地上的时候,事态才慢慢的平息,并且明确的要求海参崴的居民马上撤离,后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接受海参崴的居民。
在粮食被烧,田园被毁,而且政府的正规军有了明确的告诫之后,海参崴的军民开始了规模性的撤退,在门图撤退之前,海参崴几乎已经是一座空城,焦城,鬼城了!
占领了海参崴的山具有朋根本就没有任何高兴的心情,本想在海参崴重创华夏的军队,但是他们居然撤退了,而且没有给日本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望着西南角还在冉冉升起的黑烟,山具有朋将张之洞骂了一千遍。
这个败家的老头,都好的山林啊!秋高气爽的时节,正是在林中漫步的好时节,但是这些中国人连这些森林都不放过,走到哪里,就烧到哪里,留给日本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黑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