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铸成器物沉井,说是'留与清官识'。"他指着银锣上的莲纹,"这缠枝莲,是陈府的家徽。"
王屠户捂着手后退两步:"那......那这锣......"
"既是清官遗物,该归官府。"教书先生转向货郎,"客官可知,私藏前朝赃物是杀头的罪?"货郎赔着笑:"小的就是个走江湖的,哪懂这些?"他冲人群拱了拱手,"这锣您几位看着办,小的这就走。"
第二日天没亮,教书先生就套了牛车,带着银锣往县城去了。半月后,县太爷亲自来青竹村,给教书先生披了红绸,又赏了二十两银子:"这陈御史的冤情,总算是沉冤得雪。"原来那银锣里层刻着密信,正是陈御史记录贪官名单的账本。
王屠户的手背至今留着道疤,见了人就搓着袖子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差点把命搭进去。"而青竹村的人,再没听过井里敲锣。倒是老人们总爱蹲在井边唠嗑:"你瞧这井水多清,像面镜子——人心正不正,它都照得见。"
后来,教书先生把银锣的故事写进了村志。他在末尾题了首诗:"井深藏尽人间事,锣响方知义字金。莫道贪心能得宝,清光原照赤子心。"这诗被刻在井边的老槐树上,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倒像是在应和什么古老的回响。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