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周队头从蜀中带回来的五十多匹绸缎分作几份。
三十匹送往老太君处,十匹纳入自己私库,五匹划给温婉,余下五匹则分给各房姨娘小姐。
江南时兴的簪花首饰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最上等的三套金丝嵌宝头面尽数孝敬老太君,两套红珊瑚鎏金簪环留作自用,一套点翠缠枝首饰赠予温婉和柳姑妈。
又从余下物件里挑出二十支零散珠翠,后院女眷各得两件新鲜玩意儿。
三架苏绣屏风分别安置在我与老太君房中,文许言的书房也添置一架。
那些精巧的玉石摆件、珐琅香炉,拣有趣的送往老太君处十件,匀给温婉和柳姑妈五件。
至于时兴的西洋钟、珐琅彩瓷等稀罕物,挑出最别致的先供老太君赏玩,自己留下几件心爱之物。
余下的折扇鼻烟壶归入赏人用度,其余统统入库登记。
婆子们捧着账册穿梭如蝶,廊下的檀木箱笼次第开启。
两个商队头领得了沉甸甸的赏银,满面红光地退下歇息。
待秋叶泛黄时,他们又要踏上通往闽浙的商道。
雕花窗棂漏进细碎金芒,我倚着锦缎引枕,指尖拂过案上鎏金嵌螺钿的妆匣。
郁诗文被冷落的那些记忆又时不时地泛起在脑海中,想当初赵芳华那般作,文许言那般不待见,现如今,我终于替郁诗文活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赏了各房,我也没有忘了身边的丫鬟们,我把那些新鲜的小玩意挑了一些出来,赏了她们,接到赏的小丫鬟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喔,我也有赏钱了,看我爹妈还说我没有福气不?”房里一个洒扫丫头嚷道。
就连这些丫头都有了好东西,像秋月这样的大丫头更不用说了,不过她们平时得的好玩意就多,对这些赏赐倒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兴奋来。
以前文许言也总怨郁诗文太过抠门,却不知侯门看起来大,可大有大的难处,银钱周转处处都要精打细算,比绣娘穿针引线还要艰难三分。
如今端坐锦堆绣丛之中,方知泼天富贵原是这般滋味,不必算计着从牙缝里省银子打点门路,不用对着空荡荡的库房发愁,更无须听那无能之辈的埋怨。
侯府这棵百年老树,纵使内里有些蛀空,到底枝繁叶茂得令人心安。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瞬间安稳下来。
我把周队头叫到一边,“周队头,这次辛苦你了,该有的赏赐,我一样不会少你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