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轻轻就有如此感悟,本官佩服啊!”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那首《破阵子》!”周监生似乎完全沉浸其中,声音都激昂起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好一个壮怀激烈!好一个金戈铁马!听得本官这老迈之躯,都恨不能提刀上马,再赴疆场!尤其是最后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壮志未酬,英雄迟暮……令人扼腕,令人热血沸腾,又令人潸然泪下啊!此等雄词,足以流传千古!”
他看向陈锋的目光充满了“崇拜”:“小友如此年轻,文能惊世,武能安邦!文武双全至此,实乃我大乾百年不遇之奇才!本官阅人无数,如小友这般人物,实属仅见!”
周显通在一旁听着叔父如此吹捧陈锋,心中酸涩嫉妒得要命,忍不住又哼了一声,小声嘀咕:“哼,谁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写的……”
周监生狠狠瞪了侄子一眼,周显通连忙闭嘴,但脸上的不服气依旧明显。
陈锋仿佛没听见周显通的嘀咕,对着周监生连连拱手,神色更加“惶恐”:“大人谬赞,实在令草民汗颜。不过是偶有所感,信口胡诌,难登大雅之堂。当不得大人如此盛誉。”
“小友过谦了!过谦了!”周监生连连摆手,随即又换了个话题,继续夸赞:“你这若还是难登大雅之堂,那天下读书人,岂不都要羞愧而死?”
“小友不仅文韬武略,更难得的是心思奇巧,于民生一道亦有建树!你发明的那些豆制品——豆腐、豆干、豆腐脑、还有那神奇的‘酱油’,如今在冀州城各大酒楼可是炙手可热,供不应求啊!不仅丰富了百姓餐桌,更带动了一方生计,此乃实实在在的惠民之功!连严大人都赞你‘心思灵巧,惠泽乡里’!”
他越说越起劲,仿佛与有荣焉:“再说此次剿灭黑风寨!小友啊,你是不知道,这黑风寨盘踞黑风岭多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前任冀州刺史赵大人,为此夙夜忧叹,殚精竭虑,甚至因此丢掉了乌纱帽,都未能将其剿灭!实乃我冀州心腹大患!如今,小友运筹帷幄,引蛇出洞,配合叶侯爷雷霆一击,终将这毒瘤连根拔起!此功,不仅为赵大人了却了一桩未了的心愿,更是为冀州数十万百姓带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一连串的夸赞,如同不要钱般砸向陈锋。周监生不愧是官场老手,拍起马屁来引经据典,层层递进,既捧了陈锋的文才武功,又点出了他的惠民之功,还顺带暗捧了一下叶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